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所谓富民阶层,是指中唐至明清时期逐渐崛起并持续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所谓富民阶层,是指中唐至明清时期逐渐崛起并持续发展壮大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以经营农业为主、兼及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富民虽占有财富,一般也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但并不享有政治特权。所以,富民阶层既与占有财富的官像阶层有着显著不同,又与同属于“民”的自耕农、佃农阶层存在明显差异。

中唐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原来按照政治权力等级分配土地等社会资源的既有体系被逐渐打破,整个社会趋向于分化成富民和贫民两大阶层。至宋,富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广泛的社会群体。这个数量较多、富有貲财且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发挥重要作用的群体,实际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中间层,成为宋以后阶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核心。

蒙元政权入主中原,并未对既有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关系造成太大的破坏,因而也没能从根本上阻碍宋以来富民阶层的发展态势。相反,由于其“政令疏阔,赋税宽简”而得以赓续和壮大。明清之际,能有一部分富民个体蜕变为独立的士绅阶层,当与富民作为一个整体发端成长于唐宋、延续壮大于元代密切相关。

富民阶层在宋元时期的持续发展与壮大,也就造就了一个沉潜于乡村社会的普通士人群体。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一旦崛起,必然追求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富民阶层也不例外。他们追求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主要有科举入仕和加强与官僚交往甚至联姻两种途径和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富民阶层“士绅化”,即一部分富民逐渐获得了政治特权,或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受到宋代选官“员多阙少”和元代长期停废科举等历史条件限制,能通过科举等方式成功晉升官宦阶层的富民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富民依然只是并不享有特权的普通士人身份。

明清时期国家规定,只要考取生员以上功名者就可享有政治特权,富民获得身份保护的人数由此而大量增加,从中分化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士绅阶层,发挥着比普通富民士人更大的社会作用,标志着“富民社会”发展到其最高阶段——士绅社会。而宋元时期流向乡村社会的士人群体,从严格意义来说,还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社会阶层。因为其中既有退闲官员,也有主要源自于富民的普通士人,就其对地方社会治理的影响与作用而言,前者单个个体可能更大,但后者更为普遍深入。所以宋元社会转型与发展的推动力量,实际依然主要是非身份性的富民民阶层。而以享受政治特权为共有特征的士绅阶层成长为推动社会转型的主力军,则是到明清社会才得以最终实现。

(摘编自林文勋、薛政超《富民与宋元社会的新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民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经营农业、工商业为主的致富者。

B. 宋元时十期,大部分富民的身份依然只是普通士人,并不享有特权。

C. 明清时期,富民只要是童生即可享有政治特权,士绅阶层就从中分化而来。

D. 宋元时期,退闲官员对地方社会治理的影响和作用较普通富民士人更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时间为序,论述了富民阶层由中唐至明清崛起、发展、壮大成为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推动力量的过程。

B. 作者论述了宋元时期富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主要是社会经济关系推动而得以长期演化与承续的结果。

C. 文章主要论述富民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发展状况,肯定了他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D. 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富民阶层在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区别在于后者从中分化出独立的享有政治特权的士绅阶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朝廷“政令疏阔,赋税宽简”,富民阶层的影响和财力远远超过两宋时期。

B. 宋元时期,富民阶层提升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科举入仕和加强与官僚交往。

C. 明清之际,部分富民个体蜕变为独立的士绅阶层,与富民群体前后不间断的演变密切相关。

D. 宋元社会,尽管主要是非身份性的富民阶层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他们仍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1.B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原文是以经营农业为主、兼及工商的各行各业的致富者:C原文是考取生员以上功名者;D原文是因为其中既有退闲官员,也有主要源自于富民的普通士人,就其对地方社会治理的影响与作用而言,前者单个个体可能更大,但后者更为普遍深入。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以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B项“元代富民阶层发展壮大主要是社会经济关系推动而得以长期演化与承续的结果。”表述错误,元代富民阶层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政令疏阔,赋税宽简”。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比对备选答案。A项“影响和财力远远超过两宋时期”原文无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特。(王安石《元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载《守岁》)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玉棕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许文通《端阳采撷》)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目文化内涵丰富。读了上面的关于中华传统节文化的诗文,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的二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倒:问题语段:这支球队的每一名球员非常优秀,可以肯定,这支球队也一定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球队。

反驳:①一支球队能成为优秀球队有多重因素,每一名球员优秀并不等于整个球队就一定优秀。

②那里摆放着一堆上等的好砖,你能说它就是一座好房子巧?

问题语段:小强今天没来上班,想不到他这么自暴自弃,看来他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5个字。

北极地区是海冰的世界。①________________,也有从陆地上冰冻的河流和冰川破碎入海的淡水冰。海水形成的冰千奇百怪,可能绵延上百公里,也可能支离破碎成不同形状,而淡水冰的代表就是冰山,它们造型各异,既是海上美丽的风景,②____________,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是它们的“杰作”。③_________,也有可能在我们的眼前游弋,比知我国北部海域的近海,每年冬季都会出现规模不等的海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杨老师送我们到门口,说:“谢谢你们前来看我,我就此留步不再远送了,天黑路滑,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B. 五一节这天,朋友小李的书店终于开张了,我们一帮好朋友赏光去他店里,送上一个花篮并表示祝贺。

C. 张教授不仅博览群书,还阅历丰富,对国内外的大事小情都有独到见解,对于他的拙见,学生们无不认同。

D. 王馆长对志愿者们说:“感谢你们鼎力相助,不然,这么多图书和杂志,我们几个人不知何时才能整理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顺应“互联网+”趋势,市政府本着“让信息多跑腿,让老百姓少跑路”,建立起分级诊疗信息平台。

B.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履行保护美国人其公民的庄严义务”为名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批评特朗普的做法是不对的。

C. 由耶鲁大学优秀中国毕业生联合发起的“黑土麦田”公益组织中的4名“乡村创客进驻德州贫困村,开展为期2年的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活动,以此来改变这些村庄的贫困面貌。

D. 中国农业科学院黄三文带领团队参与了番茄基因组测序项目,他们发现了至少1200万左右个基因组变异的数据,破解了番茄风味基因密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