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限者。及暮归,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袁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者,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选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李贺传》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彌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袅袅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五斗黍许时,长吉克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鸣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某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甲、乙集·李贺小传》

【注】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畦迳:指作文的一般程式或方法。③歘(xu):快速。④阿彌(mi):母亲。⑤嘒(hui):形容小声或清脆的声音。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援笔辄如素构                 就:完成

B. 及暮归,成之                 足:补充完整

C. 待之如五斗黍许时             炊:饭

D. 亦宜有人物文采此世者         愈:胜过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民间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B. 讳:古人在取名或者说话时,避开代表尊长者的字或号,表示尊敬的心意,是为避讳。《春秋》载: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C. 序: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有自序、他序,多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由、目的等;赠序用于临别赠言。文中指杜牧为李贺诗集作的书序。

D. 篆:汉字的一种书体,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旧时印章多用篆文,故为官印的代称,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

(2)又岂才面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4.李贺有“诗鬼”之誉,“长吉之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1.C 2.A 3.(1)李贺也是早逝,所以世上流传的他的诗歌很少啊。 (2)又难道是奇才,只有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而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4.①诗才之奇;②外貌之奇;③创作方法之奇;④临终之奇。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炊”,结合“五斗黍”分析,应该译为烧火做饭。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应为“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世”通“逝”,译为去世;“鲜”译为很少,“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传世者鲜焉”(定语后置句)。(2)“独”译为只,“重”译为重视,“见”译为见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列金陵十二钗判词所指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④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A. 妙玉  迎春  薛宝钗  香菱    B. 袭人  迎春  薛宝钗  晴雯

C. 妙玉  惜春  王熙凤  晴文    D. 袭人  惜春 王熙凤   香菱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最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②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③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④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①②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人生得意时,我会提醒自己:“   。”当人生失意时,我会提醒自己: “   。”当面临非议与毁时,我会在心底告诉自己:“      ”当人生踽踽独行、孤单寂寞,甚至被孤独包裹、苍凉袭来时,我会在心底一遍遍地默念: “      ”所以,诗词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

①谁怕,一蓑雨任平生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A. ④③②①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对下列诗句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威南冠学楚囚。(战国时,楚国的伶官钟子期在战争中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为了表示不忘本国,经常戴着南冠楚国样式的帽子。)

B.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晋书》记载杨祜镇守襄阳时,常在岘山与友人置酒吟咏,他死后百姓为他树立传,杜预名为堕泪碑。)

C. 水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后一句暗用春秋战国时越国功臣范蠡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

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元帝让宫中的画师给宫女画像,而王昭君认为自己貌美,不屑于行贿,被画师故意画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A. 数千年来,《诗经》以审美教育传播风雅精神,涵养中华民族的艺格、人格与国格,沃灌奔腾不息的中国精神。

B.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经典咏流传》,不但把古诗词注入磅礴的现代风范,也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

C.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也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其描绘对象是花鸟、疏果、草虫,翎毛、飞禽、走兽等各种动植物。

D. 近日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亮相的舞剧《李白》,以李白从入世,处世再到出世的三个人生节点作为舞剧情节框架,动态立体式呈现出李白一生思想及其人格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