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列诗句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威南冠学楚囚。(战...

对下列诗句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威南冠学楚囚。(战国时,楚国的伶官钟子期在战争中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为了表示不忘本国,经常戴着南冠楚国样式的帽子。)

B.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晋书》记载杨祜镇守襄阳时,常在岘山与友人置酒吟咏,他死后百姓为他树立传,杜预名为堕泪碑。)

C. 水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后一句暗用春秋战国时越国功臣范蠡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

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元帝让宫中的画师给宫女画像,而王昭君认为自己貌美,不屑于行贿,被画师故意画丑。)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下列诗句中典故的解说。主要靠平时积累。A项:应为“钟仪”。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A. 数千年来,《诗经》以审美教育传播风雅精神,涵养中华民族的艺格、人格与国格,沃灌奔腾不息的中国精神。

B.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经典咏流传》,不但把古诗词注入磅礴的现代风范,也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

C.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也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其描绘对象是花鸟、疏果、草虫,翎毛、飞禽、走兽等各种动植物。

D. 近日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亮相的舞剧《李白》,以李白从入世,处世再到出世的三个人生节点作为舞剧情节框架,动态立体式呈现出李白一生思想及其人格转变。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由于中华民族的人生态度带有审美的意味,而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又是中华文化诸形态中传播面最为广泛、   最为巨大的一种,所以杜甫的文化意义具有  的历史地位,诚如闻一多先生所云,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 、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A. 感召力    无可比拟    瑰丽    B. 感染力   无可比拟   绮丽

C. 感召力    无与伦比    瑰丽    D. 感染力   无与伦比   绮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大年初一播出后,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啦/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由经典传唱人、支教老师梁俊演唱后,一夜之间刷屏。

评委康震说,“袁枚的《苔》孤独清冷了三百多年,但是因为梁老师和孩子们,因为《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它的传播量可能超过过去三百年来的总和,也因此可以唱给更多的孩子和平凡的人们,滋养他们的心田。它所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是歌声,更是真、善、美的梦想种子。”

近年来,《中华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综艺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大众对诗词的兴趣;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受到热捧;融合应用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上线就获9.3高评分……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如今,穿汉服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过去普遍认为,只要民族是落后的,与民族有关的东西就是落后的。当前,我国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扬,必能增强文化自信。只要老百姓都喜欢穿汉服,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文化传承有了实践主体。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①民族落后,与民族有关的东西不一定就落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物钟不仅调节着我们的睡眠、体温和细胞的新陈代谢,______。比如从事经常倒班工作的人,其昼夜的节律会不固定,而为了近应这一变化,_______。这就会导致给各个器官发出的信号也紊乱,③____,然后引发疾病。因此,他们会比从事常规工作的人患病的几率更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