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

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为天下笑者                     ⑦马之千里者

⑧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 ①⑦/②③/⑧/⑤⑥    B. ①②/③⑤/⑦/⑥⑧

C. ①⑦/②⑧/③⑤/⑥    D. ①②/③⑤/⑥/⑦⑧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短语后置句;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⑥“为天下笑者”,被动句;⑦“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句;⑧“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短语后置句。所以选C项,句式归类为定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B. 为刺激消费,各大商场纷纷举行大幅降价促销活动,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C. 《红楼梦》博大精深,匠心独具,后代的研究者往往管窥蠡测,难以道其万一。

D.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家公司的利润近三个季度来一直下滑,根本原因是公司经营理念落后,产品质量下降造成的。

B. 大范围的雾霾使长三角地区变得“灰头土脸”,南京、无锡等地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程度。

C. 虽然情感生活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但谁又能否认它不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呢?

D. 《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极其珍贵。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情景。

(2)《登高》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文中化用《琵琶行》的名句 _____________

(4)《荀子·劝学》中“ ________________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5)贾谊用“  _________________”短短的两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查看答案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枝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 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干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②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 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 ”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颌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敞,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 ”曰:“八干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 明日,制下。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候蒙亦如是邪? ” 罢知毫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年六十八。                     (节选自 《宋史·侯蒙传》 )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 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 不若赦江使讨方腊/ 以自赎

B.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 不若赦江/ 使讨方腊以自赎

C.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 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 使讨方腊/ 以自赎

D.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 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其才必过人/ 今青溪盗起/ 不若赦江/ 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 “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 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即状元、榜眼 、探花。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抵、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浞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白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叫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选自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