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单独成段,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黑妮的身份、职业、爱心、工作性质和意义等。
B. 黑妮组织的“湘援游”以“负责任的旅游”概念推动“湘援游”,集聚当地志愿者,为湘西生态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C. “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一语双关,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D. “湘援游”进展不顺利,而黑妮能沉静、乐观地面对;黑妮也从“我”的支持中看到了塑造苗族妇女美丑的观念的希望。
2.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请分层说明。
3.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宋代的审美风尚,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述:经由庄、禅哲学与理学的过滤与沉淀,宋人的审美情感已经提炼到极为纯净的程度,它所追求的不再是外在物象的气势磅礴、苍莽混灏,不再是炽热情感的发扬蹈厉、慷慨呼号,不再是艺术境界的波涛起伏、汹涌澎湃。。
②艺术表现上,宋代不再有磅礴的气势和炽热的激情,也不再有肥满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而是开始转向对某种心灵情境精深透妙的表现。唐韵的壮美逐渐淡化,代之以宋调的含蓄、和谐、宁静甚至平淡,然而这种平淡不是贫乏枯淡,而是绚烂归之于平淡,是平静而隽永、淡泊而悠远。于是,在艺术和生活美学层面,宋代凸显了对“悟”“趣”“韵”“味”“逸”“闲”“适”等某种情感意绪体贴入微的辨察。在审美品位上,唐代朱景玄提出神、妙、能、逸四画品,逸品居后;但宋代的黄休复把逸品置于首位。“逸”就是超越、超逸,超越有形、有限而达于无形、无限,平淡天然中从容于法,转为谨慎细腻地品味某种人生况味。
③宋代的诗文,情感强度不如唐代,但思想的深度有所超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宋代诗文的审美追求从推崇李、杜转向崇尚陶渊明,平淡成了宋代文人审美的理想风范。作为宋代文人艺术家美学的代表,苏轼和欧阳修一样,发展了晚唐以来强调个体性情、趣味表现的艺术精神,并赋予它更加自由无羁的色彩。另一方面,他们提倡平淡天然的美,高度赞赏“寄至味于淡泊”。
④在绘画领域,唐代传达的是热烈奔放的气质和精神,宋代文人画传达的则是淡远幽深的气质和精神,其美学风格进一步由纤秾转向平淡,笔法平远、以淡为尚是其主要特征。宋代人物画在题材上将表现范围拓展到平民市井乡村民俗及各种社会生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即为代表之作。在书法领域,唐代书法轻盈华美、笔墨酣畅,如张旭、怀素的狂草狂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厚,充满浩然之气。宋代的瘦金体书法则枯筋瘦骨、老气横秋。宋人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宋代“尚意”书法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外,还需具有学识即“书卷气”,同时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主张“书画同源”“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⑤由于宋代士人的审美、艺术与个体日常世俗生活比过去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要求获得了更为自由、更切人本的发展,休闲美学的意识与趣味由此产生。宋代士人普遍追寻日常生活的体验与享受,以及在享受日常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雅致与诗意,反映了一种新的休闲审美心态的形成,即“玩物适情”。其中“玩”的心态正是弥合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鸿沟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在“玩”的过程中,宋人将传统的艺术形式精致化、高雅化、韵味化、意趣化了,同时也催生了一些能够适应时代审美心理需求的新的文艺形式。这一一方面使宋代美学的风貌与汉唐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后世中国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自潘立勇《从唐韵到宋调:审美风尚的转换》,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景玄曾提出神、妙、能、逸四画品,逸品居后;而黄休复却反对朱景玄的观点,为使画品的评定标准“逸”达到无形、无限的境界,把逸品置于首位
B. 苏轼和欧阳修赋予美学自由无羁的色彩,提倡平淡天然的美,赞赏并创立强调个体性情、趣味表现的艺术精神,成为了宋代文人艺术家美学的两大代表。
C. 由于宋代士人的审美、艺术与个体世俗生活开始有了密切联系,使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要求获得了更为自由、更切人本的发展,催生了休闲美学的意识与趣味。
D. 宋人“玩物适情”中“玩”的心态正是弥合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鸿沟的重要因素;这一过程中,传统的艺术形式走向了精致化、高雅化、韵味化、意趣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段提出本文的话题中心“宋代的审美风尚”,引用袁行霈的话语,运用排比句概括了宋人的审美情感“已经提炼到极为纯净的程度”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
B. ②段承接①段,重点从“艺术表现”“艺术和生活美学”“审美品位的崇尚”上简要概括了从唐到宋审美风尚的转换的体现,使读者初步了解“宋代的审美风尚”。
C. ③段写宋代的诗文中体现出的审美风尚,④段写绘画领域与书法艺术领域所体现出的审美风尚,说明了宋代艺术的明显突破,③④段形成并列,属于纵向介绍。
D. ⑤段陈说了宋代士人审美风尚在当时的意义以及对以后的具体影响,与开头呼应,深化了主题;①②段先总括,③④段是分说,⑤段是再总结,形成统一的整体。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之前的朝代都崇尚壮美,审美风尚表现为有磅碑的气势、炽热的激情、肥满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等。
B. 由于宋代的审美风尚转向为对某种人生况味谨慎细腻的品味上,宋人的审美情感已达到极为纯净。
C. 从唐到宋,艺术审美风尚的转换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艺术和生活美学层面以及审美品位的崇尚上。
D. 宋代的审美风尚已转向了对某种心灵情境精深透妙的表现与对某种情感意绪体贴入微的辨察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下面文段有三处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说明。
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一来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容易被病菌入侵。因此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仅一些自然现象会释放汞,①____。冶金、化工、燃煤产业、水泥、电池、造纸等行业产生的废水、废气都可能是汞污染的源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②____,比如汞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和一些电子产品等,都含有汞。这些含汞物品废弃后,③____,一旦泄露就会造成严重的汞污染。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老师七十大寿,一位学生写了一副贺寿对联,上联:一粒种,千滴汗,春播秋收,硕果累累。下联:万卷书,百回讲,谈古论今,音容宛在。
B. “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 临川太阳镇江先生的儿子今年以优异成绩荣录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乡亲们纷纷前往祝贺,他连连道谢说:“好说!好说!”
D. 老同学,久违了!我们大学毕业有三十年没见面了吧?你难得来我们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这回就多住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