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通过观察别人的临摹作品,使我们可更为清楚地看到他们如何将碑帖中的字还原到纸上,将古人的精神气质化作自己的面目。
B. 此次科拉少女雕像的展出,由大理石制成,大小与真人相近,距今已有2500多年,为希腊古风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作品。
C. 通过这次系统的培训,全体乡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群众的态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将来更好地服务基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 在媒介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网络剧进一步冲击着传统电视剧产业的制播格局,改变着广大受众的审美模式与思维习惯。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铁盒饭价高质次,存在品种少、垄断供应、招标不透明、低价盒饭藏起来等问题,这些问题最近频频被媒体曝光,真是众望所归。
②中国的强大让一些人很不舒服,他们一边忙于散布和渲染“中国成胁论”,一边处心积虑地将制矛头对准中国。
③我国科研的成果推向市场的速度加快了,但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并非一挥而就,中间试验环节是二者之问不可缺少的桥梁。
④现在很多地方戏剧的主力演员的年龄平均将近40岁,如果不及时招到新学员,到时很可能会陷入青黄不接的窘境。
⑤唐代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但只有杜甫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而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唯一的”“诗圣”。
⑥自入春以来,湖北省郧县呈现一片如花似玉的美景,先是满山野花开放,后是樱桃花开,现在又轮到桃花开,杏花开。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两句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从而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2)韩愈在《师说》中将圣明之人与今之众人进行对比,认为圣明之人因为“____”,所以更加圣明;今之众人因为“____”,所以更加愚笨。
(3)在《登高》中,杜甫以“____”一句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的苦闷与惆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少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儿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①。
圣代②即今多雨露,智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在长沙。白帝城,指夔州(即今四川奉节县)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②圣代:圣明的朝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嗟”表询问之意,深表关切,体现了与贬谪友人分别时的痛苦之情。
B. “此别”谪居”,紧扣题目中“送““贬”二字,轻灵自然,浅显明白。
C. 第四句借用雁足系书的故事,但长沙路途遥远,归雁也不能传递几封信。
D. 颈联实写两地之景,上句描写长沙的自然风光,下句描写夔州的名胜古迹。
E. 诗歌中间四句情景交融,结合得自然巧妙,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2.诗歌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概括其中蕴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弼,其先定远人,后徙临淮。善用双刀,号”双刀王”,初结乡里,依三台山树栅自保。逾年,帅所部来归。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擢元帅。下兰溪、金华、诸暨。援池州,复太平,下龙兴、吉安。大战鄱阳,邀击陈友谅于泾江口。从平武昌,还克庐州。拔安丰,破襄阳、安陆。取淮东,克旧馆,降士诚将朱暹,遂取湖州。迁骁骑右卫亲军指挥使。
进围平江,弼军盘门。士诚亲帅锐士突围,出西门搏战,将奔常遇春军。遇春分兵北濠,截其后,而别遣兵与战。士诚军殊死斗。遇春拊弼臂曰:“军中皆称尔健将,能为我取此乎?”弼应曰:“诺。”驰骑,挥双刀奋击。敌小却。遇春帅众乘之,吴兵大败,人马溺死沙盆潭者甚众。士诚马逸堕水,几不救,肩舆入城,自是不敢复出。吴平,赏赉甚厚。
从大军征中原,下山东,略定河南北,遂取元都。克山西,走扩廓。自河中渡河,克陕西,进征察罕脑儿,师还。洪武三年,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副西平侯沐英征西番,降朵甘诸酋及洮州十八族,杀获甚众。论功,封定远侯,食禄二千石。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至大理,土酋段世扼龙尾关。弼以兵由洱水趋上关,与沐英兵夹击之,拔其城,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加禄五百石,予世券。二十年,以副将军从冯胜北伐,降纳哈出。明年复以副将军从蓝玉出塞。深入不见敌,玉欲引还。弼持不可,玉从之。进至捕鱼儿海,以弼为前锋,直薄敌营。走元嗣主脱古思帖木儿,尽获其辎重,语在玉传。二十三年奉诏还乡。二十五年从冯胜、傅友德练军山西、河南。明年同召还,先后赐死。爵除。
(节选自《明史·王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B. 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C. 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土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D. 太祖知其才/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获甲三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人常将“中国”“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B. 洪武,年号,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古人将它与“干支纪年法”并行纪年。
C. 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专权世代相传,“世袭指挥使”指世代可继续担任指挥使。
D. 世券,又称铁券,世代享受某些特权的凭证,帝王常将它赐给身边宠爱的妃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弼武艺高强,善于打仗。他擅长使用双刀,有“双刀王”之称,太祖提拔他任元帅,先后攻下兰溪、金华、诸暨、太平、龙兴、吉安。
B. 王弼战功赫赫,屡受赏赐。他在围攻平江时立下战功,后来得到了丰厚奖赏;在随沐英、傅友德等讨伐西番、云南后,他被封为定远侯,食禄二千石。
C. 王弼屡辅主将,平定边疆。他以副将军身份跟从冯胜北伐,收降纳哈出;又以副将军身份跟从蓝玉出塞,担任前锋,赶走了脱古思帖木儿。
D. 王弼奉诏返乡,赐死削爵。他奉诏还乡后,跟随冯胜,傅友德到山西、河南选练士兵,皇帝将三人同时召还京城,将他们赐死并剥夺了爵位。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通春帅众乘之,吴兵大败,人马溺死沙盆潭者甚众。
(2)弼以兵由洱水趋上关,拔其城,擒段世,鹤庆、丽江诸郡以次悉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永坦:爱国心 强国梦
吉星
1936年12月1日,刘永坦出生在南京一个温馨的书香门第。然而,生活在内忧外患的乱世,无论什么样的家庭,都无法摆脱那挥之不去的阴霾和苦难。出生不到一年,他就随家人开始了逃难生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永远不会忘记聆听母亲用慈祥动人的声音诵读诗词和讲解家国大义时的激情。”刘永坦很早就在母亲的“监督”下读史书、诵诗文、勤思考,培养出了很强的求知欲和爱国心。父亲常常告诉刘永坦,科学可以救国,可以振兴中华。从此,他抱定着这一点,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1953年,刘永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因成绩突出被派往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刘永坦回校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1965年春,刘永坦参加了科技攻关。遗憾的是, “文革”开始了。1970年刘永坦插队落户到黑龙江省五常县。刘永坦非但没有心灰意冷,反而愈挫愈勇。“爱国就要真正了解我们的国家,千千万万的农民不都是这么辛勤劳苦吗?他做起了“合格的农民”,但也因此落下了伴随一生的腰病。
1973年重回学校后,研究需要大量数字计算,刘永坦成为系里第一个学会使用计算机的人。1978年,刘永坦被破格晋升为无线电系副教授。1979年6月,刘永坦到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这里曾接收过少量的中国留学生。但他们大多做的是科研辅助工作。刘永坦心里不是滋味儿。因此,他严格要求自己,铆足劲去学。刘永坦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无数个日日夜夜在刘永坦的钻研中悄无声息地溜走。他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号处理机的研制工作。导师谢尔曼评价说:“刘永坦的贡献是具有独创性。”
1981年的金秋,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婉谢外国高薪聘请,立刻起程回国。此刻,他决心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可刘永坦找不到多少资料。有人说,大的研究院所尚且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更别说一所大学了;还有人说:“这样的研究风险太大、周期太长,很可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搭进去了却一事无成……”但是刘永坦不改初衷。
1982年初春,刘永坦向航天工业部预研部门领导汇报设想。1983年夏,原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召开方案评审会,有两位与会的知名老专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已经多年没有看到过如此详细的论证报告了!”
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刘永坦主持的 “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硕果。
“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面对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抉择,刘永坦再一次做出了为大义舍小利的决定。在得知他的决定,团队成员全部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全力支持。刘永坦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个‘双院士’称号,是整个研究所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确,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科研活动不太可能再允许一个人去单打独斗。新体制雷达研制队伍就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
1989年,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建成。1990年10月,国际鉴定会宣布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1991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新体制雷达被批准正式立项,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总体单位承担研制工作,这在国内高校中还是首次。回忆当时,团队成员都唏嘘不已:很多理论、技术上的难点和空白仍然需要去解决、去填补,实际工作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太不容易了!”刘永坦说,“能为国家的强大作贡献是我们最大的动力,队员尽管清贫,却干得有劲。”
刘永坦为之不懈奋斗的新体制雷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对长期以来困扰雷达的诸多威胁提供了有效的对抗技术措施,而且比其他技术造价低,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这项于201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成果,将在保卫祖国海疆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永坦虽然出生在内忧外患的乱世,但父母亲对他的教育丝毫也没有放松,这些他都难以忘怀并对此很感激。
B. 刘永坦读大学时,努力求学,成绩优异,去清华大学学习后回到母校参与组建无线电工程系,并参加了科技攻关。
C. 少量的中国留学生被埃塞克斯大学接收过,但他们大多做科研辅助工作,刘永坦凭借独创性的贡献得以参与研制工作。
D. 刘永坦的科研团队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对于他“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的决定,团队成员全力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革”时的插队生活虽然影响了刘永坦的科研工作,也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但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愈挫愈勇。
B. 刘永坦在1973年回到学校后因工作需要他成为系里第一个学会使用计算机的人,1978年被破格晋升为无线电系副教授。
C. 刘永坦提出的中国新体制雷达建设的方案得到了知名老专家的赞扬,他们认为这个方案论证报告的详细度是多年没有看到过的。
D.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刘永坦决心进行中国新型雷达的研究,找不到多少资料,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个人学识突破了这道难关。
3.“爱国”贯穿了刘永坦的一生,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