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抓把米扔到水里,煮开了是清粥,多煮会儿就是浓粥;做法虽简单,但千万可别小看了,其中还包含着②__。用来煮粥的杂粮,一般没有进行研磨加工,谷类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都会全部保留下来,避免了营养物质的流失。中国人爱喝粥,会喝粥,③__,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
下面微信中语言表达有不得体之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某大学生因故不能回家参加奶奶寿宴,给父亲发了一条信:欣闻祖母享年九十又二,因故不能当面垂问并为祖母祝寿,请家父代为转达,祝地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A. 错误两处
B. 错误三处
C. 错误四处
D. 错误五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现年55 岁、来自英国伦敦的退役老兵亨利·沃斯利希望自己成为首位人类历史上单独完成穿越南极洲的人,但不幸的是,他在距离终点只剩48公里的地方倒下了。
B. 长达十二天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十八日午夜前后形成协议文本,文件篇幅很短,对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都没有提及。
C. 提高早餐质量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而我们对待早餐一定不要马虎。
D. 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非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庭成员虽然个性各异,但都是互敬互爱,大家相处得一团和气,连口角都很少发生。
②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不忍卒读的作品。
③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光风霁月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④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⑤自这几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似乎放弃了纯粹的诗学考量,开始把目光从修辞转向情怀,对作家中的“少数”乃至“例外”青眼有加。
⑥他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的流行歌曲,对庄重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多次运用比喻和对比论证的手法,如用“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反面论述了学习要专一的道理。
(2)韩愈在《师说》中表示古圣先贤远超众人,尚且从师就教;而现在的一般人,“______”,却耻于从师,所以他们和圣贤便有了天渊般的差距。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的最终后果是:“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
1.下列有关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
B. “枕簟凉生”是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是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
C. “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一体。
D. “谁念客身轻似叶”是通过设问、比喻手法写出词人由秋叶轻飘联想到身世飘零,道尽了去国离乡、无人顾念的凄苦。
E. “千里飘零”不仅写出了词人被押赴北上时远离故土的凄凉,更表达了独自羁留建康的孤苦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
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