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篇题为《我的爸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中学生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很少有时间陪她。她甚至在电话里喊:“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日记中的最后一句是:“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有人认为,陪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有人认为,自立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

请根据材料及自身体会,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能陪长大”,不是坏爸爸 这两天,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虽行文稚嫩,但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值班、加班、开会、出差……她甚至哭着在电话里喊,“要见你一面都这么难吗?”尤其是日记最后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看哭了多少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4月10日《钱江晚报》) “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是孩子的抱怨。“再不长大,爸爸就老了。”这可能才是父母的纠结。据说作文里孩子的父亲是刑警,常年奔波操劳,难得顾家爱家。又据说这“牢骚”甚至“惊动”了“公安部刑侦局”的官微,可算是中国刑警生存镜像的生动写真。 孩子总是天真的,生活总是残酷的。值班、加班、开会、出差……这也许算不得某个行业的“特点”。做小本生意的也好,在流水线上班的也罢,哪怕是眼下的公职单位,凡此种种,恐怕也是常态的事情。爸爸总是希望能陪儿女长大的,但,“诗与远方的田野”再好,总还要过得了“眼下的苟且”。成长是有代价的、是要支付成本的,这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如果每个爸爸都儿女情长地厮守在“儿女成长”这件事上,估计这个家庭只能靠西北风过日子了。一句话,非不愿,而不能。 勤勉的父亲,固然让人敬仰,但,显然不是每个女儿都有如此撒娇的自由。比如千万留守儿童。关于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一直说法不一,有说法是6100万,也有说法是6800万。总之数千万的规模,基本是个共识。这些孩子的爸爸,别说“家里灯泡坏了、下水道堵了、我的玩具坏了,他都能马上修好”——就算是一年下来,能见上一两次面,已经是奢望。他们为了家而背井离乡,他们为了儿女成长而与亲人两地相望,他们没有官微来赞颂、没有单位来嘘寒问暖,但,他们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热血、最有责任感的汉子。 公众应该没有忘记去年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是非曲折之间,尽管真相跌宕,但其描摹的另一种生存样本,却未必是炒作与杜撰。有人说,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年轻人加班熬夜、倒夜班甚至成了家常便饭。一直流传的数据称,我国每年因过劳死去世的人多达60万。这些因过劳而倒下的群体里,必然有一部分是常年不能“陪女儿成长”的爸爸。就业环境竞争惨烈,劳工权益保护孱弱,这些都是“爸爸们”难以按时回家的根源。这些问题不能纾解,一味赞颂“工作狂”式的病态奉献,不过是以亲情与人伦为成本,润滑着失范的劳动关系。 “不能陪长大”,不是坏爸爸。这个道理,孩子迟早会懂。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爸爸早日回家、早日参与到儿女的成长中去呢?这个问题,显然比简单而抽象地赞美勤劳更重要,比无言以对的廉价感动更须理性面对。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立意关键在两点“陪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 自立能力的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必修”,也可以两者兼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中学周末两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宋田园诗的创作非常兴盛,作者多为文人或仕宦,他们不吝笔墨,讴歌瓜田李下、“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

②在中国一再倡导和平和发展主题的时候,美日如此固执并大张旗鼓地在东亚围着中国“挖战壕”,他们恣意妄为,不要指望中国无动于衷

③弘一法师把放下看作一种内心境界,放不下便饱受折磨,放得下便能坦然自若。凡事放得下,是因为没有欲念,内心没有欲念,才能不受忧虑之扰,才能心地坦然

④春节庙会上,历史悠久、陈陈相因的民俗活动,如舞龙、扭秧歌、踩高跷、抖空竹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⑤接到了这个任务,团长董正山首先想到了胆大心细的部下高志平,于是当仁不让地把任务交给了高志平所带的九连。

⑥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我这一辈子》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方旭的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A. ②③⑥    B. ①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 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 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 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A. (qǔ)肱    (jīn)裾(jù)        (lǔ)    (wù)臭

B. (jiōng)牖    (yàn)然        (fèn)事    (sūn)饔

C. (yàn)    (qiè)矩        (xùe)    端章(fǔ)

D. (suí)    (zhān)板        (gěng)米    (jī)火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阙题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2.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