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包括医学在内的技术极其落后,懂点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包括医学在内的技术极其落后,懂点医的人大多也从事算卦、占卜的营生。人有了病,他们先用医术看,看不好,再用巫术看。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布衣百姓,一旦得了疑难重症,都得这么办。经过一番折腾,有些病人凑巧好转了,那么这个人就是神医了。还有许多病人好不了,他们就编个理由让你等着,其实是等死。所以,在愚昧封建的古代,医术与巫术总是如影随影,辨不清医是什么、巫是什么,因此有“巫医”的叫法。

随着医学的渐渐发展,有些巫医脱颖而出,他们肯钻研、善总结,有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方法,这些人长期给皇室宗亲看病,被称为御医。西汉时,在医事制度上已设有“女医”,称为“视产乳之疾者”。当时,义姁是很有名气的女医生,在史书中也有记载。她给百姓看病,有口皆碑,尤其擅长医治妇科方面的疾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朝廷中,汉武帝得知后便将她召入宫内,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女医”的叫法大概源于这时,估计也是为义姁设的。

唐朝时候,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为提高百姓的医疗水平,国家开始重视医学发展,医学领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今天中医界视作生命线的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事实上都是成书和定型于唐代。唐代医学是一个大框架,是金、元、明、清诸子的学术源头,后世不少名家的所谓“发明”,大多可在唐代医学中找出它的出处。唐代设置学习医,“医生”一词就出现在这时候,《大唐六典》里记载有“医生四十人”,是指专门学习医学的人。在民间,医生还有郎中、杏林之类的称呼。当时,根据大概的病因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专科分类,比如,因为吃多上火而病的,因为风寒而感冒的,因为内分泌和代谢紊乱而起痤疮的等等,医生的称呼也跟着分得比较细,分别叫食医、疾医、金疮医等。

到了宋代,给人看病发展成为一门职业。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郎中等职。由此,太医专称大夫。大夫本是官名,唐末五代以后官衔泛滥,用官名称呼逐渐形成一股社会风气,为了和官名相区别,便将看病的“大夫”的“大”读成 dài,而不读 dà了。“郎中”这一官职,始于战国,秦汉沿置,而后隋唐宋元明清承袭,各部都设有郎中。因为宋朝医官中有“郎中”一职,所以社会上大多以郎中来称医生或卖药兼治病的人,这在宋以后的诸多笔记、杂剧、诗文、小说中屡屡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自从唐宋的医生有了“大夫”和“郎中”这两个别称后,黄河以北一直称“大夫”是中医、西医的统称;黄河以南方始终叫“郎中”,特指中医,称西医为“大夫”。

(选自郭志英《医生称为“大夫”是从宋朝开始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生产力不发达,所以各种技术极其落后,医术也不例外,无论贵族还是平民,得了病如果用医术治不好,就用巫术来治。

B. 古代的巫医治病时,经过医术和巫术的一番折腾,能凑巧治好一些病人,若治不好,就编个理由让人等死,所以就有了“神医”的虚名。

C. 在愚昧封建的古代,有“巫医”之说,是因为懂医的人大多从事算卦、占卜的营生,医术与巫术总是如影随行,很难分辨。

D. 在医学逐渐发展时,一些巫医在平时的行医过程中善于总结和钻研,有了自己的一套治病经验,后来长期给皇室宗亲看病,被称为御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代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带来了医学领域的空前繁荣,今天被中医界视作生命线的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等都是在唐代成书和定型的。

B. 《大唐六典》中第一次出现“医生”一词,指专门学习医学的人,民间称呼医生则为“郎中”、杏林之类,而郎中最早是官职,始于战国。

C. 直至宋代,医生成为一门职业,专门给人看病,从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了大夫、郎中等官职开始,太医专称大夫。

D. 唐末五代后人们习惯以官名互称,为了将医官和官名区分开来,所以看病的“大夫”称作“dài 夫”,官员“大夫”从此读作“dà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女医”是西汉时候的的义姁,她在当时很有名气,尤其擅长医治妇科方面的疾病,被汉武帝召入宫专给皇太后治病。

B. 唐代为了提高百姓的医疗水平,开始重视医学发展,当时疾病有了比较系统的专科分类,使得医生的称呼也有了食医、疾医等分别。

C. 宋代医官中有“郎中”一职,而宋朝以后的很多笔记、杂剧、诗文、小说,经常用“郎中”一词来称呼医生或卖药兼治病的人。

D. 从唐宋的医生有“大夫”和“郎中”两个别称后,黄河以北把中医和西医统称为“大夫”,而黄河以南称中医为“郎中”,西医为“大夫”。

 

1.B 2.B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偷换概念,“所以就有了‘神医’的虚名”不正确,原文说的是“有些病人凑巧好转了,那么这个人就是神医了”,“还有许多病人好不了,他们就编个理由让你等着,其实是等死。所以在愚昧封建的古代,医术与巫术总是如影随影……因此有‘巫医’的叫法”。 2.试题分析:B项,“《大唐六典》中第一次出现‘医生’一词”文中没有依据,原文说的是“唐代设置学习医,‘医生’一词就出现在这时候,《大唐六典》里记载有‘医生四十人’”,并没有说“医生”一词是在《大唐六典》中第一次出现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

这场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却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对这种冲突,你会有怎样的理解或感悟?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由于“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兴起了一股“文物热”。许多年轻人将参观博物馆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带动了博物馆衍生产业的发展,多数博物馆必将实现盈利,我国迎来了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春天。

①“博物馆”一词成为热搜并非兴起“文物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谚语,虽然大多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但对我们的生活却很有指导意义,比如“__________”就是如此。这里说的“百步走”是指散步,__________,因为,它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需要注意,“饭后”_________,而是指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虽然毕业于名校,但短时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只好暂时在这个单位屈就。

B. 足下一向敢为人先,此番在“阿里云”创客大赛上斩获佳绩,实在是可喜可贺。

C. 我拜读了你的辩论稿,发现在个别词语的使用上有失斟酌,很冒昧地做了雅正。

D. 化学竞赛冬令营报名即将截止,来不及回家和您磋商,只能擅自做主先报了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用智能科技完美营造了唯美中国的气度和神韵,展现了文明古国的现代活力。

B. 生活条件尽管那么优越,富豪巴菲特却有着理性的消费准则,他崇尚简单和节俭,永远不吃超过3.17美元的早餐。

C. 在中国人的餐饮中,远不是一个“吃”字能够概括的,它包含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异常丰厚的人文情怀。

D. 鼓浪屿拥有众多中西合璧的建筑,享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名,我们有必要将这座小岛视为国家的瑰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