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就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化自信的切实践行。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发。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值重构创造条件。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谭嗣同、梁启超等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拯救中国。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清理、对西方文化合理成分的吸纳,进行新的价值重构,我们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还表现为对民族文化当下状况的充分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满怀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是我们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价值观自信的表现,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坚信文化自信能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摘编自李宗桂《文化自信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待民族文化要多些坚守,少些批判。

B.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最高表现形态,二者虽相互关联但是不能够等同。

C. 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必须以文化批判为基础,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清理。

D. 文化自信从文化自觉开始,经过文化批判,其终极目的是新的价值重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文化自信的内涵为立论前提,围绕文化自信从三个方面逐层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阐述文化自觉,用对比论证阐明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关系。

C. 第三段通过列举事例,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包含着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

D. 最后一段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

B. 如果不发自内心地整理传统典籍,就谈不上文化自觉,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C. 只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新的价值重构,就能树立文化自信。

D. 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觉的文化批判和新的价值重构。

 

1.B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多些坚守,少些批判”错误,原文“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C项,“必须以文化批判为基础”错误,原文“在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D项,“其终极目的是新的价值重构”错误,原文“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均为“文化自信”的表现。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用对比论证”错误,没有对比。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如果……就……”标书过于绝对,或无中生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杯烟蒂兑换1支牙刷,15节旧电池兑换1包盐,40个塑料袋兑换1包黄酒或酱油……每周三的下午,黄山休宁县龙田乡江田村的“垃圾兑换超市”便会如期营业,村民们拎着一袋袋纸板、塑料瓶、烟蒂等废品前来兑换盐、肥皂等生活用品。

“物联网+社区智能垃圾回收房”系统平台进驻深圳市罗湖区。居民仅需对垃圾进行分类包装,通过APP二维码、IC卡等方式完成身份识别,并按照引导正确投放垃圾,设备就将自动完成称重并计算“低碳币”金额计入居民账户,居民可以捉现或使用“低碳币”兑换垃圾袋。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而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再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一种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根据要求另写一句话。

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年纪越大,懂得就越多,那么那些百岁老人就是这世界上学问最高的人了。

仿句: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1)  一,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12)  ,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所谓阅读能力,本质就是记忆与理解,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更有效率地处理信息的输入输出。因此,忆力和理解力会因此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惊悉你在本次全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荣获桂冠,我们特意赶来为你祝贺。

B. 奉上著作一篇,还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给我雅正一番,甚为感激。

C. 连您都为筹建博物馆忍痛割爱,我还有什么可吝惜的呢,就把我的藏品拿来,惠赠给博物馆吧。

D. 我近日拜读先生的大作,自觉受益良多,今天居然能当面聆听您的教诲,真是三生有幸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是不是健全、是不是既能接续传统叉能吸纳新知,关键在于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B. 2017年出台的《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对线上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进行了详细规定,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 新经济周期拉开了互联网经济的“战幕”,只有中国在占据市场先机的情况下,提升对整个互联网系统的治理水平,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胜出。

D. 在新代学生的如识体系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增加几首古诗那样简单,要真正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必须树立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