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惊悉你在本次全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荣获桂冠,我们特意赶来为你祝贺。
B. 奉上著作一篇,还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给我雅正一番,甚为感激。
C. 连您都为筹建博物馆忍痛割爱,我还有什么可吝惜的呢,就把我的藏品拿来,惠赠给博物馆吧。
D. 我近日拜读先生的大作,自觉受益良多,今天居然能当面聆听您的教诲,真是三生有幸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是不是健全、是不是既能接续传统叉能吸纳新知,关键在于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B. 2017年出台的《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对线上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进行了详细规定,有效地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 新经济周期拉开了互联网经济的“战幕”,只有中国在占据市场先机的情况下,提升对整个互联网系统的治理水平,才能真正在竞争中胜出。
D. 在新代学生的如识体系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增加几首古诗那样简单,要真正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必须树立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雄安新区的历史性决策、自贸港的风生水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浮出水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各种重大举措不绝如缕。
②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密苏里河支流红石溪,全长6021km,居世界河流第4位,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
③以主题为“美在新时代”的特展为例,前期参观者比肩接踵,但最近去参观,人比较少,参观效果更好,所以有些活动没必要扎堆参观。
④我们一定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充耳不闻,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⑤《芳华》是一部高质量的致青春电影,毋庸置疑,它比以往任何一部公映的青春题材电影都更加接近青春的本质,因此也更受欢迎。
⑥广大扶贫干部为了帮助群众致富处心积虑,可在“等靠要”的群众那里,却常常吃到“闭门羹”,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他们的扶贫积极性。
A. ②③⑤ B. ①②⑥ C. ①④⑥ D. ②④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从《<史记>选读》或《唐诗宋词选读》中任选作答) 《< 史记 > 选读》
(1)汉高祖刘邦用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对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韩信用《孙子兵法》中的这句话:“____________。”解释了井陉之战取胜的关键。
《唐诗宋词选读》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水龙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独立斜阳,感怀漂泊江南的苦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菩萨蛮 敦煌曲子词
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①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①麟台,本指汉朝的麒麟阁,汉宣帝曾令在麒麟阁画立过大功的霍光等十一人像,并题其官爵、姓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词上阕写敦煌的光荣历史,说敦煌过去屡出“神将”。
B. 下阕写道路隔绝后的情况:“神将”不能向朝廷倾诉哀肠了。
C. “狼蕃”这一称呼表现了人们对凶猛残忍的吐蕃的畏惧之情。
D. 词作表现了人民希望消灭“狼蕃”,使国家一统的愿望和决心。
E. 这首曲子词用语华丽精美,笔法铺张,且感情真挚、风格豪迈。
2.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神将”形象?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吾年十岁,方入乡塾,随例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意惛如也。明年十一岁,身体时时有小病。病作,辄得告假出塾。吾既不好弄,大人又禁不许弄,仍以书为消息而已。吾见俗本<水浒传》,皆十一岁病中之创获也。其无晨无夜不在怀抱者,吾于《水浒传》可谓无间然矣。吾犹自记十一岁读《水浒》后,便有于书无所不窥之势。吾实何曾得见一书,心知其然,则有之耳。
然就今思之,诚不谬矣。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然但能善读《水浒》,而已为其人绰绰有余也。
《水浒》所叙,一百有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夫以一手而画数面,则将有兄弟之形;一口吹数声,斯不免再也。施耐庵以一心所运,而一百八人各自入妙者,无他,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所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格物亦有法,汝应知之。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见忠。钟忠,耳忠.故闻无不忠。吾既忠,则人亦忠,盗贼亦忠,犬鼠亦忠。盗贼犬鼠无不忠者,所谓恕也。夫然后物格,夫然后能尽人之性,而可以赞化育,参天地。今世之人,吾知之,是先不知因缘生法。
不知因缘生法,则不知忠。不知忠,乌知恕哉?是人生二子而不能自解也。忠恕,量万物之斗斛也;因缘生法,裁世界之刀尺也。施耐庵左手握如是斗斛,右手持如是刀尺,而仅乃叙一百八人之性情、气质、形状、声口者,是犹小试其端也。
(节选自金圣叹评《水浒传》序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见忠/
B. 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见忠/
C. 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火亦忠/眼亦忠/故吾之见忠/
D. 何谓忠天下/因缘生法/故忠不必学而至于/忠天下/自然无法不忠/火亦忠/日艮亦忠/故吾之见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塾,古代乡间学堂。塾,指私垫,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有固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B.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等。
C. 斗斛,斗与斛,两种量器,亦泛指量器;也可作为计量单位使用。在我国古代,有“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的说法。
D.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的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少时不喜玩耍,爱读书籍。他总是用看书来消磨时光,从“四书”到俗本的《水浒》,无不从早到晚始终抱在怀里,可谓亲密无间。
B. 作者喜欢《水浒》,评价极高。作者认为天下的文章,没有能够超过《水浒》的;天下的“格物君子”,没有能够超过施耐庵先生的。
C. 作者认为格物当以忠恕为门,如天下万物之生成是自然因素所决定的,这有助于了解人的性情并可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
D. 作者深人浅出,设喻巧妙。作者将忠恕比作斗斛,将因缘生法比作刀尺,形象地阐明了施耐庵依据忠恕和因缘生法进行创作的主张。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十一岁,身体时时有小病。病作,辄得告假出塾。
(2)十年格物而一朝物格,所以一笔而写百千万人,固不以为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