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曹德旺16岁开始做小买卖,倒腾过水果,贩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曹德旺16岁开始做小买卖,倒腾过水果,贩运过木耳,到1970年年底,曹德旺靠贩卖木耳赚了3000块。尝到了甜头后,曹德旺决定做一笔大买卖,把3000块钱全部投入,再加上许多村民赊账给他,他收购了大量的白木耳,准备运到江西出售,结果刚到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没收,说他是投机倒把。曹德旺又回到了原点,不仅身无分文,还欠了一屁股债,没办法,他到工地上拉车挣钱,给乡亲们还债。1983年,玻璃厂连年亏损,国家就想给处理掉,经常做生意的曹德旺看到了机会,承包了玻璃厂,第一年就把水表玻璃的销量从几十万增加到了两百多万片,赚了20多万。曹德旺发现,从日本进口的汽车玻璃成本价200块钱,如要卖8000多块钱,这不是暴利吗?于是,他决定要研发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曹德旺拿出108万美元,买了一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研发出了属于中国人的汽车玻璃,售价2000块,比日本的汽车玻璃整整便宜了6000多块钱。1987年,曹德旺成立了福耀玻璃,一年就赚了500万。如今中国70%的车企用的是福耀的玻璃,园外30%的车企用的是福耀的玻璃,销量加起来全球第一。“我必须保持优秀,否则会造成羞耻。不仅给评委们,而且会给整个中国。”2009年曹德旺力挫群雄,荣获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奖”,曹德旺在颁奖典礼的这句荻奖感言,令全世界动容。

  (搜狐财经《曹德旺没跑,他从国外拿回了100亿!》)

材料二:

从2012年~2016年,福耀玻璃的应交税费从1.30亿元增长至5.58亿元,增长比例为329.23%:同一期间福耀玻璃的营业收入从102,47亿元增长至166.21亿元,增长比例为62.20%。

材料三:

曹德旺的慈善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忙着设立基金会,资助灾区和偏远山区的大学生,截止到2016年,捐款金额超过了70亿,这都是他个人捐款,从未动过公司一分钱。曹德旺说:企业家追求成功的时候需要素质、需要气质,做慈善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就是教会你怎么做人,做人做成功了,事业就会成功,做事就会容易。正如他所言:做慈善,捐多少钱并不重要,而是要切实了解别人的需求,因为每一个困难的人不一定都缺钱,有的缺关心,有的缺理解,有的缺办法,所以务实更重要。

  (《做人做成功了,做事就会容易》,有删改)

材料四:

随着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一场危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内实体经济更是受到严重冲击,房地产市场遭受的打击最为明显。建材相关产业受到震荡的直接反应是建筑用浮法玻璃价格大幅跳水,售价仅1800元/吨,将要冲破成本价。那时,除了曹德旺,很多人仍然抱有一丝侥幸,“说不定下半年就好了。”曹德旺斩钉截铁地告诉所有人,“没有下半年了,下半年的价格会更低!”他顶住压力关闭4条建筑级浮法玻璃生产线,及时刹车,使得福耀玻璃避免踏入相关行业不景气的歧途,把金融危机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面对危机,福耀决定出让海南两条玻璃生产线相关资产、回收资金,进一步集中资源,更加专注于汽车玻璃业务,并由此成功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

  (严碧华《民生周刊·曹德旺的专注》)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德旺年轻时有经商头脑,但也不是一帆风顺,曾因白木耳被没收负债累累,后来到工地上挣钱,给乡亲们还债。

B. 福耀玻璃成功研制出属于中国人的汽车玻璃,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效益,而且使汽车玻璃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C. 曹德旺认为做慈善对事业极有助益,做慈善可以教会你怎么做人,做人做成功了,事业也就会成功。

D. 从2012年到2016年,福耀玻璃的应交税费增长的比例远远高于福耀玻璃的营业收入增长的比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材料二图表来看,从2007年~2016年,福耀玻璃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B. 曹德旺既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个慈善家,相对于在企业上取得的成功,他的慈善行为更让人赞叹。

C. 曹德旺认为慈善与金钱没有关系,做慈善务实更重要,应当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进行慈善活动。

D.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曹德旺及时关闭4条建筑级浮法玻璃生产线,把金融危机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点。

3.如何理解“我必须保持优秀,否则会造成羞耻,不仅给评委们,而且会给整个中国”这句话的含意?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曹德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B 2.C 3.第一问:曹德旺要用实力证明评委把“安永全球企业家奖”颁给他是正确的,同时要把企业发展壮大,为国争光;这句话体现了曹德旺强烈的爱国心、责任感。   第二问:(1)百折不挠,不怕困难。做生意多次失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身无分文,从头再来。研发汽车玻璃经历多次失败,最终不屈不挠走向成功。(2)善抓机遇,大胆投入。抓住机会,承包玻璃厂,看到汽车玻璃的暴利,开始研发汽车玻璃,花费108万美元,买了一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3)追求卓越,永不停止。赚了三千元,并没有满足,继续扩大投入;承包玻璃厂到研发汽车玻璃,再到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厂家,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4)目光锐利,沉着应变。敏锐的看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时进行资产整合,优化了产业结构。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概念,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考生要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揣摩意思是否有差别。B项,“福耀玻璃成功研制出属于中国人的汽车玻璃”混淆时间,研制出属于中国人的汽车玻璃在前,福耀玻璃成立在后。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时应该认真阅读选项,迅速找到对应的原文信息,细读比较,准确判断。C项,“曹德旺认为慈善与金钱没有关系”错,以偏概全,原文说“捐多少钱并不重要”。 能力角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答案分散在材料一和材料四中。可以从他对待失败的态度,对待危机的态度,对待成功的态度和对待机遇的态度四个方面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角峰上飘动的白云

吴小军

十多年前,我曾在粤北一个山区支教。我支教的学校叫角峰小学。学校只有一幢一层两间的老房子,是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从角峰最高峰往下看,它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上绑着的一个灰色小盒子。弯的是山路,灰的是教室。稻子渐渐黄了的季节,这个小盒子就成了一阶一阶梯田上黄金拥簇着的幸福魔盒,孩子们笑声里的快乐总是不断地从盒子里溢出来,溢满角峰村的每一个角落。

孩子们的快乐感染着我。每天我都要哼着歌儿从借住的村长家出发,一蹦一跳地走过一片一片金黄之间那瘦瘦的绿色,踩着这诗一般曲折的田埂,听着虫鸣啾啾泉响叮咚走向教室。

角峰小学是个小村子的麻雀学校,有三个低年级共十个孩子,就一个老师在教。村子是个自然村,离行政村有五六公里山路。村里的孩子要上高年级就要到行政村小学去。因为那里没有宿舍,大部分孩子上完三年级就不读了。要么在家干农活,要么随父母漂在城里。今天我给三年级的三个孩子上堂作文课,题目是《有意思的一天》。在说明写作要求后,我给了他们十五分钟时间。时间到了,我点名让他们起来念自己的作文。

最高的孩子也最瘦,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山村孩子的羞涩与腼腆。他小声地念自己的作文:“昨天,我去放牛。牛很听话,没有乱跑。这一天真有意思啊。”

我表扬了他。然后叫起了第二个孩子。孩子有些胖,圆圆的小脸上红通通的,鼻头上还挂着细密的小汗珠。他扑闪着眼睛,大声地念道:“前天,我去放牛,牛很听话,吃得很饱,牛牛你快长大!”

我笑了,小声说:“啊,又是放牛啊?”我知道村里的大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这个年纪的乡村孩子,放牛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我点头示意孩子坐下,点名让第三个孩子站起来念她的作文。

这是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个头最小,她站起来“哇”地一声哭了:“老师,他们把我的作文写了!”我拿过她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清清楚楚地写着两行字:“今天早上,我去放牛。我把牛绳牵在荔枝树上,让它吃草,然后我就来学校了。一路上刀子像金子,我数着金子到了学校。”

我好奇地问:“一路上有刀子么?”男孩子们笑了。

小女孩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此时是一片汪洋。她一边抽泣一边指着窗外金黄的稻田说:“就是有稻子啊。”

我笑了,开心地说:“孩子,你的作文最棒!这是诗啊!”三个孩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招手让孩子们跟着我走出门外,站在教室前面,我指着那棵栓着牛的荔枝树问:“孩子们,现在,你们是这棵荔枝树了,请告诉我你会看到什么。”有说看到牛,有说看到山,有说看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我指着高高的角峰说:“现在,你们是高高的角峰7,请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有说看到下山的路,有说看到远处的村子,有说看到山下的小河水流呀流。

我指着高高的角峰上飘着的白云说:“现在,你们是天上自由的白云了,请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孩子问:“是哪里都可以飘吗?”我认真地点点头。孩子们笑了。高个男孩说:“我看到了县城!”胖的男孩说:“我看到了大海!”我看着小女孩。小女孩哭了:“我看到了爸爸妈妈打工的鞋厂!”

三个孩子都哭了。

我搂着三个孩子,眼角也湿润了:“孩子们,把你们看到的写下来吧,你们就是白云,高高的角峰顶上飘动的白云!”

三个月后我离开了角峰,这一别就是十几年。一直到去年秋天,我陪摄影协会的朋友到那拍梯田才回到了村里。老村长好不容易才认出了我,他说:“那三个孩子后来都考上了大学,是我们村最早的大学生,现在都在外面工作哩。”他看看金黄稻田拥簇中的角峰小学,又说,“那个女孩现在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前段时间带了一帮人回来考察,说要回来搞乡村旅游,要将咱们这漂亮的角峰变成金山银山哩。”

  (选自《惠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孩了们笑卢里的快乐总是不断地从盒子里溢出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

B. 支教的环境虽然艰苦,但是“我”的支教生活却充满了乐趣,这种乐趣源于角峰的自然风光,还源于孩子们的快乐。

C. 文中的“我”作为一名老师,表扬了三个孩子的作文,并且引导孩子,让孩子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D. 孩了们把自己想象成白云,看到了县城、大海和爸爸妈妈打工的鞋厂,说明孩子们心向远方,既有对远方的渴望,也有对亲人的思念。

2.小说以“角峰上飘动的白云”为题,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初的“一国两制”

汉朝建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有一项基本的政治安排——“郡国并行”,即封国与郡县并行,“一朝两制”:既有周朝的封建制,又有秦朝的郡县制,早年有七八个异姓王国,后来又有几个同姓王国。

刘邦赢得天下,他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最高就是封侯拜相、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种是大小“股东”,他们被分封为诸侯王,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正月,诸侯王皆上陈请其汉王为皇帝。”皇帝随即下诏:封吴芮为长沙王,无诸为闽越王。但是,刘邦打心眼里认同的是秦始皇的海内皆郡县,异姓王分封只是权宜之计。刘邦皇帝任内七年半,主要工作就是取缔异姓王,从楚王韩信到燕王臧荼等,先后以各种理由消灭之。同时,刘邦又用同姓王取代之。

为什么要分封同姓王?目的是为了屏藩中央。这种屏藩作用,在吕后去世的政局博弈中就体现出来了。吕禄等“吕家帮”掌控朝廷大权时,最先起兵发难的就是齐正刘襄。远在代国的中尉宋昌剖析政变后的时局,认为长安主政的元老,只能拥立刘家人为帝,所列举的几条理由中,属于“硬实力”的就是同姓王的威慑力。后来的政治实践说明,刘邦的同姓分封。与当初的异姓王安排一样,是有现实收益的举措。

同姓分封在文景时代已经显露出弊端。这就是尾大不掉,中央不能掌控地方。各个诸侯国内部并不是贵族式封邑制,而是集权式郡县制。这与西方“我的臣民的臣民不是我的臣民”的封建制完全不同,不可能发展为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因此,汉代的封国的发展,其结果不是中央制服地方,就是地方作乱取代中央。

“郡国并行”的政治生态在几十年后,汉景帝即位初年,引起一场大祸。以吴国与楚国为首的诸侯王发动叛乱,提出“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吴楚七同之乱以“诛灭晁错”为借口,实质是指向朝廷,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汉初“郡国并行”的一国两制方针,受到最大的挑战。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汉武帝进一步采取削藩措施,施行“推恩令”,这样数代之后,王国不断变小,自然无法对抗中央政权。秦始皇海内皆郡县的制度,经过汉初“郡国并行”的过渡,在汉武帝时代以更成熟的制度重新巩固下来。

  (选自中国青年报《汉初的“一国内制”》,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说的“两制”指的是汉朝初期实行的封建制和郡县制,这两种制度均衡并存在汉初政权内。

B. 帮助刘邦赢得天下的两类人中,“职业经理人”的功劳大于大小“股东”,所以他们战后得以封侯拜相。

C. “郡国并行”的政治生态是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的重要原因,这一事件让“郡国并行“的制度受到挑战。

D. 刘邦打心眼里认同秦始皇的郡县制度,所以取得天下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消灭韩信等异姓诸侯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时间为序,从刘邦到汉武帝,集中论述汉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分封同姓王这个问题。

B.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同姓分封的作用和弊端,列举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第三段作者间接引用宋昌的话,说明刘邦分封同姓王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汉初的政权。

D.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封建制,对于“两制”中的另外一种制度郡县制则很少提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西汉初年无论是分封同姓王还是异姓王,都是刘邦的权宜之计,但都是有现实收益的举措。

B. 从材料看,中国的封建制度与西方的封建制完全不同,中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发展为地方自治的联邦制。

C. 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数代之后诸侯国逐渐变小,客观上削弱了诸侯的力量,使其没有实力挑战中央。

D.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证明了汉代的封国的发展,其结果不是中央制服地方,就是地方作乱取代中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段视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脱帽向停车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司机小吴把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这一幕发到了朋友圈。事后,老人表示:“我腿脚不便,过斑马线比较慢,可路过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我。我被那些司机感动了。”再度见面,小吴向老人深鞠一躬,诚恳地说:“爷爷,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是我该做的。您这一鞠躬太重了,我真的受不起!”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阅读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消遣性阅读。其目的是打发时间,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所以完全是浪费时间。第二重境界是网络式阅读。上网搜索相关材料效率高,因此能使人学问大增,学术有成。第三重境界是精神性阅读。兴趣所在,醉心阅读,陶冶性情。只有精神性阅读能使人变得有品位。

①消遣性阅读不完全是浪费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成长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考验。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利于挖掘我们的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过度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会一些释放压力的方法,掌握正确应对考试压力的策略,才能在考场上运筹帷幄,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