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初的“一国两制” 汉朝建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有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初的“一国两制”

汉朝建国时期的制度设计中,有一项基本的政治安排——“郡国并行”,即封国与郡县并行,“一朝两制”:既有周朝的封建制,又有秦朝的郡县制,早年有七八个异姓王国,后来又有几个同姓王国。

刘邦赢得天下,他有两类帮手,一类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萧何、张良,此类人战后论功行赏,最高就是封侯拜相、出任各种职务;第二种是大小“股东”,他们被分封为诸侯王,刘邦只是这些诸侯王推举的“董事长”:“正月,诸侯王皆上陈请其汉王为皇帝。”皇帝随即下诏:封吴芮为长沙王,无诸为闽越王。但是,刘邦打心眼里认同的是秦始皇的海内皆郡县,异姓王分封只是权宜之计。刘邦皇帝任内七年半,主要工作就是取缔异姓王,从楚王韩信到燕王臧荼等,先后以各种理由消灭之。同时,刘邦又用同姓王取代之。

为什么要分封同姓王?目的是为了屏藩中央。这种屏藩作用,在吕后去世的政局博弈中就体现出来了。吕禄等“吕家帮”掌控朝廷大权时,最先起兵发难的就是齐正刘襄。远在代国的中尉宋昌剖析政变后的时局,认为长安主政的元老,只能拥立刘家人为帝,所列举的几条理由中,属于“硬实力”的就是同姓王的威慑力。后来的政治实践说明,刘邦的同姓分封。与当初的异姓王安排一样,是有现实收益的举措。

同姓分封在文景时代已经显露出弊端。这就是尾大不掉,中央不能掌控地方。各个诸侯国内部并不是贵族式封邑制,而是集权式郡县制。这与西方“我的臣民的臣民不是我的臣民”的封建制完全不同,不可能发展为地方自治的联邦制。因此,汉代的封国的发展,其结果不是中央制服地方,就是地方作乱取代中央。

“郡国并行”的政治生态在几十年后,汉景帝即位初年,引起一场大祸。以吴国与楚国为首的诸侯王发动叛乱,提出“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吴楚七同之乱以“诛灭晁错”为借口,实质是指向朝廷,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汉初“郡国并行”的一国两制方针,受到最大的挑战。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汉武帝进一步采取削藩措施,施行“推恩令”,这样数代之后,王国不断变小,自然无法对抗中央政权。秦始皇海内皆郡县的制度,经过汉初“郡国并行”的过渡,在汉武帝时代以更成熟的制度重新巩固下来。

  (选自中国青年报《汉初的“一国内制”》,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所说的“两制”指的是汉朝初期实行的封建制和郡县制,这两种制度均衡并存在汉初政权内。

B. 帮助刘邦赢得天下的两类人中,“职业经理人”的功劳大于大小“股东”,所以他们战后得以封侯拜相。

C. “郡国并行”的政治生态是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的重要原因,这一事件让“郡国并行“的制度受到挑战。

D. 刘邦打心眼里认同秦始皇的郡县制度,所以取得天下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消灭韩信等异姓诸侯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时间为序,从刘邦到汉武帝,集中论述汉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分封同姓王这个问题。

B.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同姓分封的作用和弊端,列举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第三段作者间接引用宋昌的话,说明刘邦分封同姓王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汉初的政权。

D. 本文论述的重点是封建制,对于“两制”中的另外一种制度郡县制则很少提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西汉初年无论是分封同姓王还是异姓王,都是刘邦的权宜之计,但都是有现实收益的举措。

B. 从材料看,中国的封建制度与西方的封建制完全不同,中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发展为地方自治的联邦制。

C. 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数代之后诸侯国逐渐变小,客观上削弱了诸侯的力量,使其没有实力挑战中央。

D.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证明了汉代的封国的发展,其结果不是中央制服地方,就是地方作乱取代中央。

 

1.C 2.A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这两种制度均衡并存在汉初政权内”说法不对。文中没有说“均衡”。B项,两类人中“职业经理人”的功劳大于大小“股东”无中生有,“封侯拜相”只是功劳最高的人,且“所以”因果关系不成立。D项,因果不当,刘邦取消异姓诸侯王的主因是害怕他们造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一段视频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脱帽向停车礼让的司机鞠躬致谢。司机小吴把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这一幕发到了朋友圈。事后,老人表示:“我腿脚不便,过斑马线比较慢,可路过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我。我被那些司机感动了。”再度见面,小吴向老人深鞠一躬,诚恳地说:“爷爷,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这是我该做的。您这一鞠躬太重了,我真的受不起!”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阅读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消遣性阅读。其目的是打发时间,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所以完全是浪费时间。第二重境界是网络式阅读。上网搜索相关材料效率高,因此能使人学问大增,学术有成。第三重境界是精神性阅读。兴趣所在,醉心阅读,陶冶性情。只有精神性阅读能使人变得有品位。

①消遣性阅读不完全是浪费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成长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生考验。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利于挖掘我们的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过度的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会一些释放压力的方法,掌握正确应对考试压力的策略,才能在考场上运筹帷幄,最终取得满意的成绩。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眼睛的构造非常精巧。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内层是视网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信号被大脑转换成图像,我们就可以看见东西了。

①视网膜上含有对光线极为敏感的细胞

②它们就向大脑发出信号

③当光线照射到这些细胞上时

④物体的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睛内

⑤由晶状体把这些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

⑥然后通过眼睛内的瞳孔

A. 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 ④⑤②①⑥③    D. ④⑥⑤①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韩国引进的《爸爸去哪儿》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的大丰收,主要源于我国与韩国相似的文化土壤以及共同面临的家庭责任分工困境。

B. 亚吉铁路是非洲首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施工的现代电气化铁路,也是中国海外首条集设计、设备采购、施工、监理和融资于一体的“中国化”项目。

C. 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帷幕,是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最后一次全面的技术验证。

D. 如果已出台收紧政策的城市楼市持续高烧不降,地方将出台提高房贷首付、利率,限购、限贷条件与标准升级,取消税收优惠,打击第三方房贷平台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