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与它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的功能并不矛盾。大学精神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但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比如,用狭隘的功利眼光看,想象力似乎是无用的,但是想象力是一切有用之物的灵魂。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大学教育在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时应起这样的作用: 促进对构成职业基础的各种专业原则作富于想象力的思考,这样,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的学徒训练期时,他们已经锻炼了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維能力,即把具体事实与普遍原理相结合。”“一所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否则它使什么也不是。”这种想象力不仅需要自由而且需要闲服,需要摆脱杂念和功利心的束缚,想象力不是一件可以出售的商品,正因为这样,怀特海强调: 不能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大学,即使是大学中的商学院也是如此。想象力的敌人就是急功近利。所以我一再呼吁大学里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优雅的,应该有很多人在那里发呆: 发果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这种状态类似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做梦: 他说他经常“坐着成者躺着,什么事也不做”“在我看来,谁若是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导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现在我们讲“中国梦”,如果每个中国人的梦就是发财梦,做官梦、明星梦,那么,每个中国人的梦加在一起的那个中国梦肯定不是美梦而是噩梦。

哲学家罗素也反对工业时代的那种功利主义教育,他说:“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功利主义的,人类的进步将不会持久,功利主义的知识需要通过无私的研究来充实,这种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一切伟大的进步起初都是纯理论的,只是后来才发现能够实际应用。即使有些辉煌的理论永无实用的可能,它们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为认识世界就是最大的用处。”

罗素认为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并不是对一切知识都是正确的”,“因为托马斯布朗爵士曾想弄清楚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神的海妖究竟唱的什么歌,然而即使他确实搞清楚了,那也不能帮助他从一个地方长官提升为国家的高级行政长官”。学习研究,都应该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在罗素看来,现代大学精神的危机就是实用主义,“无论在哪里,知识渐渐不被人们着做是自身有益的东西,或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胸怀的工具,而是被看做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而已。 

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无用之用,爱因斯坦认为,一个大学不大可能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入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也不应该跟着这种需求亦步亦趋地追时髦。爱因斯坦说:“如果青年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那么,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也是一样的道理。“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即便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把获得职业知识放在首位。”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说出这样的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陶东风《什么是大学精神》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学的普遍主义立场反对大学仅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造福民族国家为教育目的,拒绝狭隘的功利主义。

B. 罗索反对工业时代的功利主义教育,因为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认为知识研究的目的仅仅在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C. 怀特海主张大学必须充满想象力,若急功近利,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职业基础。

D. 爱因斯坦认为大学要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反对搞各种各样地专业训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作者举想象力看似无用而实际上是一切有用之物灵魂的例子,来证明“大学因其无用而有大用”的观点。

B. 第二、三段引述罗素的话,侧重阐明带着功利研究知识的实用主义危害,同时指出学习研究应是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C. 爱因斯坦用青年人训练耐劳性的事例来对比论证对大学生要重视通识教育,而不必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的道理。

D. 本文采用并列式结构,围绕什么是大学精神,引述怀特海、罗素、爱因斯坦等人观点,阐明大学不应奉行实用主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识不只是工艺技巧的一个要素,更应是对人自身有益的东西,是开拓人生的一种博大仁慈胸怀的工具。

B. 纯粹的理论,虽然在实际中可能永无实用之可能,但因为它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有了价值。

C. 对大学不能像商学院一样用管理普通商业公司的条例和政策来管理,以免挫伤学生们的想象力。

D. 大学应让学生们优雅地生活,有时间静下来想一些永恒的根本的问题,不能让他们仅忙于功利的研究。

 

1.A 2.C 3.C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张冠李戴,选项把罗素的观点说成了功利主义者的观点。C项,“就不能为脑力教育的职业做准备,不能使学生有扎实的职业基础”曲解文意,应该是就不能“锻炼那种富于想象力的思维能力”D项,断章取义,原文并不是反对搞专业训练,只是反对“因为社会生活的五花八门的要求而忙于搞各种专业训练”。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对比论证错了,应是类比论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阐释中国在新的历史节点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中习近平多处引经据典,如: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淮南子》)

②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③天道酬勤。(《周易》)

④摸着石头过河。(俗语)

⑤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荀子》)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对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科学家推测,在地球形成之初,它是有水存在的,______,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形成我们能看得见的水了。但最初的时候,_______,那么大量的水主要来自哪里呢?科学家们猜测,____,因为彗星都是含水量很大的小天体,在撞击地球的时候,会给地球带来大量的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今天惠临贵公司参观学习,确实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诚挚谢意。

B. 你们家现在几口人?你的内人现在哪里工作?经济收入情况怎么样?有需要帮助的吗?

C. 您老不在府上不要紧,只要您的舍亲在就行,我们此行,就是一瞻您的府第的风貌。

D. 施老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2017年生命科学大奖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群众的带头人,要做知民情察民意的“引导员”,带团队谋发展的“管理员”,拓市场找路子的“调查员”以及解忧济困的“服务员”。

B. 美国借口“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产品进口的做法,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系,严重干扰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必将遭到各国的反对。

C. 教育部强调,高校自主招生是国家教育考试的组成部分,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与自主招生挂钩的弄虚作假行为

D. 教育能为个体提供上升的通道,而教育恰恰是贫困地区的短板,导致其陷入越穷越不要教育,越不要教育越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