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新年伊始,元月5日,媒体就爆出合肥罗姓女子“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新年伊始,元月5日,媒体就爆出合肥罗姓女子“高铁扒车门”事件的视频。元月11日,又爆出宝鸡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堵住高铁车门事件视频。还有一男子迟到近20分钟,打110,向车站提出等他到达再发车的荒唐请求。

②网上众人声讨这些人的自私、素质低等。央视等媒体及时披露和评论,指出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容破坏。

③但网络却又有另外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单一的个案没必要上升到公众话题。一网友以《华盛顿地铁为我等了6分钟》为题发文,美国地铁愿意为一个留学生等6分钟。文章观点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在于他的步伐有多快,而在于他肯不肯为了他的人民放慢脚步。理由是毕竟法规也是人制定的,为人服务的。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今天,这虽是个案,其实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态和素养。值得当事人深刻的反思,值得媒体甚至整个社会中的人们的深思。

请根据以上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且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国学中,古人倡导“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国人更加崇尚“外圆内方”的变通式处世哲学,亦即人们普遍认同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的理念,以及前些年流行的“遇到红灯绕道走”口号。历史上曹操“割发代首”就是这种处世哲学的典型事例。 规则有规则存在的意义,规则就是死的,没有活一说。结合现有一系列的规则,是一定存在不完善的,因为万事万物时时刻刻在变,导致了规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规则是人定的,故决定了规则的不完美性,或现实社会中有的规则确实不合理。也因为部分规则的不合理性、不完整性等,让众多漠视规则的人不再去遵守,久而久之,我想规则就成了大家现在所说的“潜规则”了。可怕嘛? 今天,富有的中国人也仅是少数,如果衡量一下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占房价的比例,人均收入占医疗,教育支出的比例,大部分中国人依旧活得很卑微很可怜。大部分不成功的中国人,活得依然艰辛。所以,在中国,除非你取得了个人的成功,否则你就活不出尊严和品质。没有可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没有较高的劳动回报,你不奋斗,你不成功,你就一定活的很可怜。我们是一个等级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人真正在乎你。所以,中国民众历来寄希望于出人头地。 从理论上讲,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弱者,但实际上,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富人得到的好处更多。 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你会触目惊心地发现:医患矛盾、民工讨薪跳楼、歹徒谋财害命,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也有因独自玩耍以及校规而死亡。事实就是如此。穷人的自保远比富人更难。 财产少顾虑就少,顾虑少胆子就大。穷人对法律是缺乏信心的,在穷人心目中,所谓的制度也不过是个堂而皇之欺骗人的玩意,方的扁的全凭人一张嘴,死的也能说成活的。他们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成者为王败者寇”,只看结果,不管手段。所以穷人中的暴力尤其可怕。 时下有一种现象值得社会与国家反思,一些涉及到自己利益的制度,该执行制度时偏偏不执行,例如事业公务员、三公消费、官员财产申报等改革阻碍重重。游离于规则之上,在制度中钻空子,找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无原则变通。一些事情一旦与钱挂钩时,执行起来便会突破各种阻碍。但当事不关己之时则僵化地死抱着规则,生怕多承担一点责任,民众们哭倒长城也不会感动天地的。 细节决定成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认为,一则,需要对制度本身作科学设计,让制度也充满人情味。二则,在执行制度的时候,要坚持原则亦不要忘了制度之外的温情。增加制度的刚性,执行制度不讲客观、不找借口、不打折扣,是做到“措施到位”的重要一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一中给出三则事例,这三则事例有一个共性,这些乘客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做出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这些事例的评价,材料二认为指出“这些人自私、素质低”,指出“指出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容破坏”,材料三认为“单一的个案没必要上升到公众话题”“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在于他的步伐有多快,而在于他肯不肯为了他的人民放慢脚步”“法规也是人制定的,为人服务的”。考生可以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评论中选取一个角度立意,可以围绕“法与情”“舆论引导”“个人素养”等方面立意。从法与情的角度,可以立意为:①法是为人制定的,但也不仅仅是为人;②有法不依,等于无法;③人是感情的动物,为法而法,伤了人情,违背法律初衷;④遵规守法是当代中国人必备的素养。从舆论的引导及其引导的角度,可以立意为:①小议守时的文明;②是网络暴力还是正义的集体发声;③央视发声的意义;④以人民的名义;⑤以法律的理由。从个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素养,是一个人高贵与否的不二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中国新闻网刊发的一幅漫画,请描述漫画内容(注意细节描写)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明”字,①________,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可是,《说文解字》却道:“明,照也。”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明”的本义。于是,人们纳闷了:②________,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所以,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③________,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D. 李明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回到故乡,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啊!”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B.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们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网络直播风生水起的时代,催生出了很多直播平台,多样的直播形式也无孔不入,被运用于各个互联网领域。

②身在高三的学子们,一定要明白:考试是有意义的,分数是要追求的,但若只是数米而炊,未必就能得偿所愿。

③建党九十七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古的业绩。

④十九大报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微,于细微之中处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呵护之情。

⑤父母虽然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但家中依然“高朋”满座,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

⑥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