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B.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们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博览会”,尚无谓语部分,后面就改成了以“游客”为主语,可以把“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放在“在”后面。C项,“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语序不当,“不仅……还”表递进关系,“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与“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轻重颠倒,应互换位置。D项,“挖掘……艺术造诣”搭配不当,“挖掘 ”与“造诣”搭配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网络直播风生水起的时代,催生出了很多直播平台,多样的直播形式也无孔不入,被运用于各个互联网领域。

②身在高三的学子们,一定要明白:考试是有意义的,分数是要追求的,但若只是数米而炊,未必就能得偿所愿。

③建党九十七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古的业绩。

④十九大报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微,于细微之中处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呵护之情。

⑤父母虽然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但家中依然“高朋”满座,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

⑥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眼儿媚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①。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毂纹②愁。溶溶泄泄③,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注释】①扶头:“扶头酒”的简称,指易醉之酒。②毂纹:皱纹。多用以比喻水有波纹。③溶溶泄泄(yì),春水荡漾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景抓住了特征:“日脚”,穿过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烟霞映日成紫色;“酣酣”,写其色调之深。

B. “妍暖”句变换角度,写出了诗人旅途之苦。破旧的裘衣,正体现出诗人的困乏、惆怅。“破”有常字奇用、直意曲说之妙。

C. “困人天色”三句中,暖熏熏的天色和香腻腻的花气,令人喝酒般既感困倦,又感陶醉,于正午时分酣然入梦。

D. 词中巧妙地把“卧舆中困甚”之“困”与阳春气候联系在一起,使人如临其境,可谓是“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

E. 此词通过春景描绘,抒写人物内心感受。全词构思新巧,用笔轻灵,发语深透,而又着力体现浓重的春思旅愁。

2.《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曾评下片“借东风皱水,极力泄出春慵,笔力深透,可谓入木三分”,请结合诗句分析下片是如何写“春慵”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乔适书

(宋)穆修

盖古道息绝,不行于时已久,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靡有异途焉。其间独取以古文语者,则与语怪者同也。众又排诟之,罪毁之,不目以为迂,则指以为惑,谓之背时远名,于富贵。先进莫有誉之者,同侪则莫有附之者。其人苟无自知之明,守之不以固,持之不以坚,则莫不惧而疑,悔而思,忽焉且复去此而即彼矣。噫!仁义忠正之士,岂独多出于古,而鲜出今哉?亦由时风众势,使不得从乎道也。

观足下十篇之文,有志于古矣,来书问曰:“将学于今,则虑浅陋;将学于古,则惧不得取名于世,学宜何旨?”引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徒以退拙无所用心,因得从事于不急之学,或谓之为好古焉。故足下厚相期待,盖感其声而求其类乎!试为足下言之:

夫学乎古者,所以为道;学乎今者,所以为名,道者,仁义之谓也;名者,爵禄之谓也。然则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兼乎道,何者?行夫道者,虽国有穷达耳,然达于上也,则为贤公卿; 穷于下也,则为君子,其在上,则礼成乎君,而治加乎人;其在下,则顺悦乎亲,修乎身。也达也,皆本于善焉。守夫名者,亦固有穷达耳,而皆反于是也。达于上也,何贤公卿乎?穷于下也,何君子乎?其在上,则无所成乎君而加乎人;其在下,则无所顺悦乎亲而修乎身。穷也达也,皆离于善焉。故曰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以兼乎道。

足下有志乎道而未忘乎名,乐闻于古,而喜求于今,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足下心叨仁义,又学识渊博,应国守弗离,坚持而弗,力行而弗止,则必立乎名之大者矣。学之正伪有分,文之指用自得,何惑?不宜,某白。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B.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C.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D.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谓之背时远名,于富贵        阔:空泛,不切实际

B. 有志于古矣。              信:确实,的确

C. 也达也                      穷:困顿,不得志

D. 坚持而弗                    夺:争夺,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文不被当时接受,古文学习也被大家所抵触。学习古文者被大家认为是奇谈怪论的人,被大家嘲笑,怪罪,诋毁。

B. 乔适想学习当下文章又担心浅薄鄙陋,想从事古文学习又担心功名难以获取,所以向作者写信来寻求该怎么办。

C. 作者告诉乔适,学习古文可以兼顾道与名,学习当下文章只可以追求到名声,所以,学习古文能得到贤能的称赞,学习当下文章就成为小人。

D. 本文用对比的说理方式,解决了乔适心中的困惑,最后指出乔适应坚持学习古文,将来一定有所出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

(2)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举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二:

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5日)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14日)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摘编自“新华网”,2016年11月12日)

1.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积极引导,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

B. 江西赣州鼓励引导农户发展脐橙种植,建立脐橙合作社,增强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C. 河北易县大力发展旅游项目,让贫困农民获取相应分红,开创扶贫新模式。

D. 江西赣州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介绍了河北易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进行精准扶贫、他们的“旅游+扶贫”等模式已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内容。

B. 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有关种植脐橙的情形,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数字准确地介绍了赣州种植脐橙的面积、脐橙的产量以及农民的年收入等情况。

C. 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表现,然后分析扶贫干部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D. 材料四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从扶贫者的角度讨论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揭露国家的这些“蛀虫”,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

E. 四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我国在扶贫问题上的种种举措以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有河北易县、江西赣州成功的经验,也有西部某深度贫困县不切实际地“摘帽”教训。

3.我国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四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