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基本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基本上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蜕变、录音带的失真等,都会使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加上拍摄角度的限制,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

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保护手段,包括通过数据库、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

通过这些现代数字化采集和储存技术,不仅可以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使他们完整有序、便于检索,这能够整体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水平。

(摘编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材料二

(选自《我国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材料三

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是个新兴的社区,在武汉市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中,渔民不打鱼了,在实现产业转型的同时,几个渔村合并成立了江欣苑社区。这个社区拥有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龙。社区的党委和管理部门非常重视对这个项目的保护,经过多方努力,社区利用原本可以用于商业服务的一万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组建了“武汉高龙博物馆”“武汉高龙制作传承培训部”“武汉高龙生产制作部”“武汉高龙表演培训部”等机构,还组建了十多支高龙舞龙队,传承人多达三百余人,使“高龙”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2012年起,社区的党委和管理部门,以国家级项目“高龙”的保护为基础,将武汉及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社区,提供优惠条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园”,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其他地方的兴趣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为社区民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一片生机。

(摘编自《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材料四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滞后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除了为数不多的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以及一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学者的文集之外,几乎没有像样的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公布了两年,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部法律的作用是巨大的。作为一部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范了各级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行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有了保障,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有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职责得到了明确。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一部相关法律的颁布,显然不能解决相关工作发展过程的全部问题,这也是我们政府需要正视和着手解决的。

(摘编自《我国非遗保护规范现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存储技术,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和保护手段。

B. 普通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的保护现状不满意,说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未能察觉到政府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

C. 江欣苑社区对“高龙”项目的积极保护与传承,带动了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群众认可度很高。

D. 现阶段,我国非遗项目的发展受到了相关法律的保护,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2.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公布,使江欣苑社区的非遗项目——高龙直接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可见在对待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上,法律的作用是巨大的。

B. 只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再辅以先进的非遗保护措施,固北村的非遗项目——傩戏,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C. 如果江欣苑社区的非遗项目——高龙能更好的利用数字化技术,那么,这个非遗项目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D. 随着时代的发展,类似于傩戏、高龙这样的非遗项目,亟需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来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更好的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E. 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数字化技术的不发达,是非遗项目时至今日才焕发光彩的重要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概括现阶段,我国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1.B 2.CD 3.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滞后,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保护工作,需要积极改变创新。②在非遗文化的保护上,国内已颁布的法律太少,亟需出台更多相应的法律法规。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B项,“说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未能察觉到政府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说法不正确,材料二的图表中没有相关表述。故选B。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公布,使江欣苑社区的非遗项目——高龙直接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属于无中生有,文章在并未提及江欣苑社区的非遗项目——高龙得到了法律上的支持以及与这部法律直接联系;B项,错“只要……就”说法太绝对;E项,“数字化技术的不发达,是非遗项目时至今日才焕发光彩的重要原因”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原因应是多方面的。故选CD。 3.试题分析:题干是“请你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概括现阶段,我国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干已经告知答题区域在材料四,仔细阅读材料四,可以从文中筛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滞后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除了为数不多的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以及一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学者的文集之外,几乎没有像样的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一部相关法律的颁布,显然不能解决相关工作发展过程的全部问题,这也是我们政府需要正视和着手解决的”等信息,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概括现阶段,我国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妇与猫

【英】多丽丝·莱辛

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

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这座公寓里的一个小房间去住。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她把它抱回了家。

这栋楼里生活的全部是像赫蒂一样的人。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那条街。她暂时安顿下来后,就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她的买卖不错。

选举在即,政府准备安置像赫蒂这样的人。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赫蒂被安排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你不能把猫带去。”他机械地说道。

她想好了主意,她和猫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

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赫蒂和她的猫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下了家。

猫总是蜷缩在赫蒂那硬邦邦的瘦骨嶙峋的老胳膊里。赫蒂近来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其实她是病了。

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渺茫希望。有时候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有时候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笑着。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她的旧圣诞卡。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并不在场的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

猫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她的头垂在胸前,密密的白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的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

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赫蒂对着看不见的证人说话的情节,表现了她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和抱怨。

B. 小说中老妇、猫象征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在社会中没有地位、尊严,甚至要遭到别人的迫害,作者为他们感到不公。

C. 文中的赫蒂老人,善良、顽强、能干、爱子女,但面对逼她搬家的市政官员,却不敢反抗,可见她性格中又有十分懦弱的一面。

D. 文章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伦敦社会底层的老妇人与猫的悲惨生活描绘了出来,从而将英国社会的世态炎凉及当时社会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作者冷静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

2.文章中多次出现的 “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时期。汉帝国的崩溃,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地主经济的产生,各有其经济力量和政治军事力量的门阀世族的形成,东汉以来日趋僵化、烦琐的儒学影响的不断削弱,这一切使得统治阶级士大夫在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过去所没有的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活动天地,文化日益成为上层社会士大夫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不再只是朝廷进行伦理教化的工具了。

先秦以来特别是汉代后期具有的重善轻美的传统,这时变为重美轻善。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等在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不再像先秦以来那样,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说明艺术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上,而开始具体深入地研究美与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特征。美学问题的探讨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并且扩大到艺术的各个门类和领域。

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物的品藻的方面。汉末以来的所谓人物品藻,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品评向统治者推荐人才。这种品评,由于当时各种情况,逐渐发展为不只看人物的道德节操如何,而且十分重视才能、智慧、应变的本领等等。刘劭的《人物志》便是这种品评的系统的理论著作。

到了晋代门阀世族大兴之后,人物品藻更演变为对人物的个性气质、风度才华的品评。从《世说新语》一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品评不只是政治伦理的,而且更是审美的,后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情况深刻地影响到各门文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经常从人内在的个性、气质、天赋、独特的心理感受等角度来观察审美与艺术问题,因而比前代更为深入地看到了审美与艺术所具有的特征。

例如曹丕的《典论·论文》中的“文以气为主”的说法,它所强调的是作家的个性、气质、天赋与作家的创作风格、创作成就的关系,这和以前孟子、扬雄主要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很不相同。钟嵘的《诗品》虽然和汉代的《毛诗序》一样认为诗是情感的表现,但它所强调的是个体的各种“摇荡性情”的多样心理感受的表达,而不是诗与政治得失、王道废兴的关系。在绘画方面,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南齐谢赫的“气韵生动”等原则的提出以及南齐王僧虔在书法理论方面主张“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等说法,都明显地反映出受当时人物品藻的风气影响。

美与艺术被看作是同个体的精神、气质、心理不能分离的东西,这是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的显著特征,也是它较之先秦两汉的美学大大前进了一步的地方。

选自赵建军《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使得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注意和重视。

B. 在汉末,如果某位人才仅是道德高尚,而在才能、智慧、应变等方面能力不够,也是不可能被推荐的。

C. 东晋顾恺之、南齐谢赫以及南齐王僧虔的很多主张都直接反映出美学在魏晋时期的明显转变。

D. 个体的精神、气质、心理相互分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进步的地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发生的重大转折的情况,首先提出观点,接着分析原因、进而阐发、最后举例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展开了论述。

B. 文章以刘劭的《人物志》为例,是为了说明汉末以来的人物品藻十分重视人才的才能、智慧、应变的本领等。

C. 文章列举“文以气为主”的说法,是为了说明作家的个性、气质、天赋会决定其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D. 文章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展开论述,阐明了人物品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以来特别是汉代后期具有的重善轻美的传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变为重美轻善。

B. 先秦时期的美学思想,主要关注说明艺术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

C. 孟子、杨雄主要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而曹丕则更重视作家的个性、气质、天赋对创作风格、创作成就的关系。

D. 晋代门阀世族大兴之后,人物品藻使得美学思想从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审美与艺术,成为可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十年,不短不长,正好是一个时代的长度。

十年,可以让一个国家改革创新,实现经济腾飞;

十年,可以让一个企业砥砺前行,打造优质品牌;

十年.可以让一段情感深厚绵长,成就知音佳缘;

十年,可以让一个人发奋图强,活出精彩人生。

如果让你分享一个十年的故事,或评述一段十年的经历,那么你愿意展现一个怎样的自己、他人或国家?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题目自拟,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诸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所以,我们凡事都要趁早:识字要趁早,报班要趁早,出国要趁早,创业要趁早。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输我们就要抢早,甚至抢跑,而且中途还不能停歇。只要一路狂奔,我们就能最先抵达终点。

①即使“出名要趁早”是正确的,也不能推导出“凡事要趁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地震时,我们如在户外,要注意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①____________。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②____________。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避难。在繁华衡道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③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