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秋叶不扫,留下城市的诗意 钢筋水泥的建筑,拥挤喧闹的人群,有人这样描绘城市的坚硬与浮躁,但城市与现代人无论如何是分不开的。生活在城市里,诗意显得那么奢侈,又那么可爱,一旦被发现就令人兴奋不已。 深秋,北京。景美,人醉。一片片落叶,装饰了城市别样的美。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园里,落叶比往年多了,或薄或厚地铺在地上,增添了秋的韵味,让北京有了“文艺范”,也更有诗意。 留下落叶,寻回从前的记忆,便是美好。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下发了《关于暂时保留秋冬落叶景观的通知》,除了公园主要道路落叶要进行必要的清扫外,林地、草坪上的自然落叶尽最大可能保留,让市民感受深秋美景。下发保留秋冬落叶景观的通知,北京尚属首次。“之前,要求落叶及时清扫,主要是出于保持绿地整洁秩序考虑。但越来越多的市民认为,落叶其实也是一种美,特别是银杏落叶,铺落在草地上,相当美观。”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保留落叶,不仅呈现自然美景,还可增养土地。落叶也不是“无情物”,也能化成“春泥”来护花。“落叶也有落叶的生态价值。”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余新晓说,落叶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林地养分补给的重要来源。落叶腐烂后,化作养料回归土壤、改善土壤,提供的是最天然的养料。同时,落叶可以覆盖秋冬裸露地表,减少扬尘;附着在落叶蜡质层上的污染物颗粒,也将最终沉淀在土壤中,补充地表的矿物质元素。在很多国家,秋冬落叶任其覆盖地表,并不做特别的清扫。 落叶不扫,是顺应自然,也是尊重自然规律。城市,固然有城市的样貌,保留必要的自然“原样”是丰富城市美。据百望山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秋冬不扫落叶,已坚持10年,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当然,落叶是易燃物,目前北京主要采取清扫、运往指定地点统一消纳的处理方式。城市需要自然美景,也需要安全。在做好防火的前提下,适当地点、适度保留落叶是值得肯定之举。 落叶纷飞,秋色满城。保留落叶的,不止北京,杭州在苏堤、白堤、南山路等15条道路白天将不再清扫落叶。南山路、北山街、满觉陇路等“网红”道路,因落叶不扫,而为众多名胜古迹增色不少。遇有阴雨或霜冻天气,杭州仍将按照《城市环境卫生作业规范》要求,及时清理落叶。 不扫秋叶,浪漫城市;清理落叶,整洁环境。这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产生美的两个不同侧面,秋叶不扫正应了荷尔德林著名的诗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为两部分,即对待落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后者是“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这两种态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前者是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后者是为了打造“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连接两部分的关键词是一个“但”字,这一转折,既表明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对立,也表明后者更是材料的关注点。材料陈述的是现象,对材料的理解,要透过现象去看,去悟。从两者的行为来看,是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前者在于战胜自然,对待自然是对立态度,后者在于用自然来美化生活,对待自然是互融态度。从两者的出发点来看,不是对错的问题,是看待事物的视角问题。前者从净化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便利角度出发,是实用主义视角;后者从美化与诗意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人性化角度出发,是浪漫主义视角。立意角度:(1)肯定尽扫落叶的做法;(2)肯定保留落叶的做法;(3)寻找两者平衡点的辩证观点。参考立意如下:(1)用管理和制度来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安全;(2)从净化到美化体现的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升级;(3)让生活多一点诗意;(4)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者需要有人文情怀;(5)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张扬;(6)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服务理念也应该日益进步;(7)从“确保没有一片落叶”来看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就是一种庸政、懒政(8)对待落叶的态度要兼顾干净清洁安全与诗意美好浪漫,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9)尽在一个“容”字上——谈保护市容与对落叶宽容;(10)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存互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事物,便利了不少骑车人,因而彻底解决了久困不解的“一公里”难题,但共享单车的任性“泛滥”,也在挤占有限的城市公共空间,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最严重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我们乐见其创新带来的便捷,但也需彼此约束,共同维系城市之美,只要完全解决了共享单车造成的问题,城市居民幸福感就会有显著提升。

①共享单车并不能彻底解决“一公里”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___________?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________。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________  , 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句是

A. 现在接人待物还是简单一点好,我们登门拜访就是想跟你叙叙旧,你就略备薄酒小菜,千方别太麻烦啦。

B. 我把学生时代写的一些小诗结集出版了,第一时间就送你来一本,请你惠存,闲瑕时你凑乎看看吧。

C. 最近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特别垂青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今天早读的时候,大家还在读《等你,在雨中》。

D. 我们隔壁的李老一家对人总是那么友善,这些年对我们家帮助很大。我们能有这样一户芳邻,真是我们家的幸运。

 

查看答案

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雨人”周炜引发的热议,让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大火。该节目表面上是“科学真人秀”,而它的本质在于大脑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知识训练大脑,开发潜能。

B. 马航MH370航班3月8日失联后,各种消息充斥舆论场。有网友甚至表示,马方每日的例行记者会几乎成了“辟谣”专场。这种情形下,我们既不能偏信,也不要妄加指责。

C. 2012年,韩城市政府与陕西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投资60亿元建设“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韩城沉寂多年的文化环境终于被打破了。

D. 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1972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②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③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 ,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④ 他生前身无长物,家里连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着实让人动容。

⑤在开罗大学的演讲中,奥巴马表示,要和伊斯兰世界开诚布公地对话,寻找共同价值,支持穆斯林,并决心用美国的力量来解决最困扰伊斯兰世界的问题。

⑥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