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耿 翔 ①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②在...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思念在土布上流动

耿 翔

①我是穿土布长大的。

②在我身体成长的简史中,感恩地记着几种粮食、几样野菜和几棵果树,再就是几件土布做的衣裳。而在这些属于贫穷人家的物质中,几件土布衣裳,给了我一定的体面,使我在青春期来临之前,一直快活地走动在乡野上。因此,一提起故乡的土布,我就想起那些玄妙的织机声,怎样穿透乡村的夜色?怎样穿梭出日子的黑白?怎样穿越一位少年的想象?而母亲,准会在这个时候,隐去一头白发,隐去一脸皱纹,隐去一身枯瘦,回到她年轻的日子里,给我们织染土布,给我们裁剪衣裳。那时的乡村,应该活在一群会用手工,织出土布的女人的尊严里。

③其实,从一缕棉花到一块土布,再到我们身上的一件衣裳,这个过程是很漫长和艰辛的。一茬庄稼的成熟,也就几个月时间,麦子的成熟期最长,经过秋播、冬埋、春发,到了夏天,把一片黄灿灿的穗子递给镰刀,一种粮食的身世,又一次被大地完成了。而一块土布呢?我记着母亲先是用好长的时间,一斤一两地积攒棉花,由棉花到棉线,又要经过纺车一夜一夜地摇动。那些纺好的线,像一家人过日子时的大部分喜悦,被小心地包在一个包袱里。我经常看见母亲,选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一个人静悄悄地打开包袱,在太阳下反复地比对每把线的成色、粗细和韧性,分得一清二楚。浆线的过程、打筒的过程、经布的过程,在织布这个手工工艺中,这些很讲精细的程序,确实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如果把它按工序写出来,就是一部讲述织布的乡土读物。如果把织布机子、纺车、缯绳、绞棍、育筒、木梭这些与织布有关的物件,从一个偏僻的村子里取出来,再看看打造这些物件的木匠,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母亲每花两三年的时间,织出来的一匹土布,我不敢说它一定就像云锦,但后来对诗的许多感觉,或许在那时,就被母亲无意地织在她的土布里。

④也许,母亲织的土布有多长,我对乡土的感觉就有多长。

⑤事实上,许多织布的细节,比如拐线、纶绳、浆线,我都作为母亲的帮手参与过。特别是浆线,让我欣赏了乡土生活既朴素、又很神秘的另一面。这些乡村女人,在用粮食喂养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又智慧地发现了它们在织布中,会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便于手工操作。

⑥村里人说,母亲的手底下会出活,忙完织布机上的活,那双很会裁剪的手,又要忙碌我们的衣裳了。

⑦这样的日子,在我心里充满了幻想:土布,剪子,母亲的手,三种不同的物象,都在母亲的目光下,变幻出一件件遮蔽我们身体的衣裳。现在,如果我说她那时就像裁剪着云朵,就像缝补着马坊的一块土地,也不会有人说我这是矫情。但母亲那时最真实的心态,是让我们穿得体面一点,用她织出来的土布,弥补日子的艰辛,带给一家人欢乐。

⑧看着她飞针走线的样子,心还没有长到能用善良、柔情观看世界的我,直接觉得阳光有多细密,这时母亲的心,就有多细密。她知道父亲一生是劳作的人,常年把柴捆背在身上,要不是那一层衣裳,脊梁上都会磨出茧子来。因此,要把织得粗厚的布留给父亲,要一律染成黑色的,要裁剪得宽大一些,这样结实的衣裳,耐磨也耐脏。乡村人穿衣,也有乡村人的审美标准,就是方便劳动。至于身体本身,那时的生活状况,还顾不了多少,只要一年四时觉着不饥、不冷,就是大地上最幸福的人了。可以说,我的父母一辈,就是为此劳累困顿了一生。直到裹着一身土布,回到泥土里去。

⑨那些土布衣服上面,存在着那个年代里,阳光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更多的是母亲的气息。作为一件单纯的衣裳,它真实地记录着母亲给予我的那份爱,像棉花一样,像土布一样,透明在那个年代的阳光下。

⑩可惜的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不再拥有这些衣裳了。我想,如果还有一件的话,今天吹过乡野的风,会绕过母亲留下的一些织布用的物件,从那件土布衣裳细密的针脚里,帮我吹出她的一些秀发

⑾要是我早年,贴身穿过的那一件呢?

1.第③段写“麦子的成熟”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⑩段的划线句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3.作者通过对土布形成的过程的描写,展示了母亲优秀品质的哪些方面?

4.作者写母亲“忙碌我们的衣裳”时,是以什么为重点的?又是怎样描写的?

 

1.以麦子的成熟过程与土布的形成过程作比较,具体、形象地展现出土布形成的复杂和艰辛。 2.以形象的诗歌般的语言,抒写了对土布、尤其是对母亲的浓浓的思念,倾吐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3.(1)通过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织成土布那漫长的二三年间的千辛万苦的记述,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 (2)通过写土布如云锦般的美丽,以致对作者今天的诗歌创作的启迪,写出母亲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和想象力。(3)通过母亲“把柔软的棉线,一根根浆得硬锃锃地”的记述,写出了母亲聪明而富有智慧。 4.是以展示母亲美丽的心灵为重点展开描写的。通过母亲为自己做衣服和为父亲做衣服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为自己做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穿得体面”,获得欢乐;而为父亲做衣服主要是方便劳动。通过这样的对比,写出了母亲的朴实而又伟大的金子般的内心。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⑶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⑷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乌江,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节选自《项羽本纪》,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常以身蔽沛公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

B. 令将军与臣有                      郤:同“隙”,嫌隙

C. 功伐                            矜:夸耀

D. 霸王之业                          谓:认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然,籍何至此                   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 剑舞                           勇气闻于诸侯

C. 樊哙侧其盾撞                     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D. 军中无为乐                       若舍郑为东盟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2)身死乌江,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发家史。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著有《七录斋集》。

B. 高尔斯华绥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最重要的作品《福尔赛世家》。

C. 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立者。他认为诗人应该像先知一样,“要走遍陆地和海洋,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浇亮”。主要作品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

D.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春秋左传注》。《左传》编年体史书,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的史事。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全对的一项是

A. 竟使遇哨:竟使,假使                悲予志焉:悲,悲伤

B. 噪而相逐:噪,喧哗                  逡巡畏义:逡巡,迟疑不决

C. 号呼靡及:靡,倒下                  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稍微          均之二策:均,比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