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温公行状 苏轼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司马温公行状

苏轼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太夫人。未,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选自《苏轼文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除,丁天章公忧                    除:授官

B. 籍请公按视                          按:巡视

C. 乞独坐其事,不报                    报:回复

D.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                喻:告知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即会试及第者,称“进士”。

B. 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官员必须停职守丧,此制度称为“丁忧”。

C. 巡狩:天子巡行视察诸侯所守的疆土,“巡视”“视察”之义,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

D.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

(2)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3)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4)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根据第三段,概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三条具体理由。不超过30个字。

 

1.A 2.A 3.(1)(官府)免除他们十五年的赋税,官府虽然没有收入,但买的粮食自然就会便宜,可以渐渐地解救河东的百姓。 (2)忠诚有信的士人,在您当权时,虽然与你意见不合,让人憎恶,以后一定会慢慢地得到他的帮助。 (3)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么样呢? (4)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了吧? 4.①有得守成之道先例(不用变);②国家没到非变不可程度(不需变);③国家不具变条件(不能变)。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未除,丁天章公忧”,“除”如解释为“授官”,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第一段中说“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意思是“还没有上任,适逢母亲去逝。守孝还没有期满,又遇到父亲去世。连续几年守丧,哀伤过度而消瘦,仍按礼仪守丧”,“除”应解释为“除去孝服”,即守丧期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事件填出人物姓名

(1)憨________醉眠芍药茵      (2)酸________大闹宁国府   

(3)________误嫁中山狼        (4)________焚稿断痴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迎春的命运和处境是悲惨的。父亲贾赦,一味好色贪财,生母邢夫人,性格怪癖。她的婚姻大事,也就由其父贾赦独断敲定,许给了所谓的“世交之孙”名孙绍祖者。但这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最后迎春在孙绍祖的作践下,受尽折磨,时仅一载,即悲惨死去。

B. 王夫人性格复杂,她既有慈善的一面,也有狠毒的一面;既有沉着冷静的时候,也有糊涂急躁甚至歇斯底里的时候;既是富贵双全、威严体面的贵太太,也是内心脆弱、战战兢兢心怕宝贝儿子受到引诱或者伤害的普通母亲。王夫人的多重性格多副面具体现了人性的复杂,而她在驱逐金钏、晴雯、司棋,并给她们造成悲剧的同时,也加速了她儿子、她本人乃至整个贾府的悲剧命运的到来,这正是人生的大悲哀。

C. 赵姨娘是贾政的侍妾,她有一个出色的女儿探春,一个被人讨厌的儿子贾环。赵姨娘在贾府也算是一个被压迫者,但她想用阴谋除掉凤姐和宝玉,以便她们母子“取而代之”,也来压迫别人。这点就使人无法对她产生同情。后来马道婆被捉,她和赵姨娘合计害宝玉和凤姐的事终于被贾母等人知道。但由于各种考虑,贾母、王夫人和凤姐并没有对此深究。

D. 贾政出于对宝玉的终身考虑,再次要求宝玉入家塾读书,而且规定不许吟诗作对,只是每天学习八股文章。而这些文章是宝玉平日深恶痛绝的,因此第一天下学之后,宝玉便急忙来到潇湘馆寻找黛玉。见到黛玉,他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A.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B.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C.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指南录后序》)

D.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五人墓碑记》)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购:重金收买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外交使节

C. 念高危,思谦冲以自牧       牧:约束,修养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

 

查看答案

下列熟语的意思与诗文意思最吻合的一项是

A.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千门灯火夜似昼

B.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 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D.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曾经沧海难为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