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济南孔学堂内听众济济一堂,著名胡琴演奏家沈诚正在进行题为“从欣赏国乐走进传统文化”的讲座。
②“脱贫了”“涨工资了”“搬新房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
③针对韩国记者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回应,与其总是在这里捕风捉影,不如切实倾听民众呼声,采取有效措施。
④路遥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孙少平这样一个寒门学子的形象。
⑤时代造就诗人,诗人也赋予时代新的内涵。余光中那代乡愁作家,将积压在人民心中的离别之苦表达得酣畅淋漓。
⑥一批批海洋科考的“神工巧匠”前赴后继,勠力同心,驾驭着各式国产“神器”,将一幕幕深海“神奇”呈现在世人面前。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剧中人物窦娥的角色应称为“花旦”,性格粗暴的公差角色应称为“净”。
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是说战火频频燃起,阻断了往扬州去的道路,以此警示当权者北伐须谨慎。
C.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15个地方的民歌,“雅”则是祭祀的乐歌。
D. 《六国论》“思厥先祖父”句中的“先”是对死去的长辈的敬称,与《项脊轩志》中提到的“先大母”“先妣”中的“先”是一样的用法。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尤以怀古咏史见长。他的《阿房宫赋》铺排壮丽,借古事以讽刺当时的皇帝。
B. 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六国论》出自他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嘉祐集》。
C.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以物代人,形容周瑜、诸葛亮从容闲雅的丰姿,“樯橹灰飞烟灭”则比喻二人火攻破曹的容易。
D. 古时男女少年时束发形状如角,故用“总角”代称少年;男子二十岁成年须行冠礼,“冠者五六人”(《论语》)中的“冠者”即表示成年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①诸侯之所亡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③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B.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 ②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使负栋之柱
C.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斯用兵之效也 ③而秦兵又至矣
D. ①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②不敢言而敢怒 ③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匪我愆期 ②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B. ①弃捐勿复道 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C. ①衣带日已缓 ②日削月割,已趋于亡
D. ①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②戍卒叫,函谷举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①努力加餐饭 ②可谓智力孤危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⑤燕赵之收藏 ⑥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 ①②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