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C. 卒不起意    D. 长乐王回深父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通假字辨析。“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A项,“冯”,通“凭”,凭借、依靠的意思。C项,“卒”,通“猝”,突然的意思。D项,“父”,通“甫”。综合B项没有通假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然(kè)    舌(zhà)   鹿(mí)   费(mí)    毛骨然(sǒng)

B. 沌(hùn)   悍(biāo)  郁(yī)   怪(guī)   妖童女(yuàn)

C. 丑(kuí)   舟(biǎn)  或(yì)   慰(jiè)   不而走(jìng)

D. 素(wán) (tiǎo)  然(qiǎo) 谤(mǐ)    火积薪(cu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题目。

请以“欲速则不达”为题,写一篇微型议论文。要求观点辩证,有清晰的论证思路,使用对比论证手法,不少于200 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术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4) 被与彼年相着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暴见孟于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 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日:“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日: “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颜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于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日: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四猜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战国时诸侯国的统治者均称王。

B. 齐,国名。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东北部。

C. 钟鼓: “鸣钟鼓,食珍馐”。古代仅用来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D. 羽旄: 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暴以好乐              语: 告诉

B. 好世俗之乐耳            直: 只是

C. 今之乐古之乐也          由: 通“犹”,犹如

D.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矣    王: 诸侯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乐由古之乐也/填然鼓

B. 今王鼓乐此/则移其民河东

C. 独乐乐,人乐乐,孰乐/君安项伯有故

D. 王尝语庄子好乐/斧斤时入山林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B.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C.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D.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额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5.下列对原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暴见孟子,日;‘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文中这样写的作用是用庄暴不懂得音乐与政事的关系,说明音乐在政事上的重要性

B. 听了孟子的问话“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时,“王变乎色”。“王变乎色”的原因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C. 孟子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今之乐由古之乐也”,在孟子看来,其问题不在爱好新乐或古乐,在于能否施行仁政。

D. 孟子由欣赏音乐推及欢乐,技巧十分高明。“臣请为王音乐。”这里的“乐”当解释为“快乐”,而不能解释为“音乐”,是因为“言乐”的内容包括两个:一是王鼓乐,二是田猎。这两件事,都归结到是否与民同乐。

 

查看答案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风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 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做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镇,平安归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