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关于古诗文常用典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结草衔环:比喻至死感恩报德。...

下列关于古诗文常用典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结草衔环:比喻至死感恩报德。“结草”出自《左传宜公十五年》,晋大夫魏武子临终前嘱咐儿子魏颗杀其爱妾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是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见一老人结草将杜回绊倒,后老人托梦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衔环”出自《后汉书杨震传》,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后有黄衣童子以白环相赠,称当使其子孙位列三公,后果如其言。

B. 咏絮:东晋谢道韫曾以“柳絮因风起”之句比拟雪花飞舞,叔父谢安大为赞赏。后以“咏絮”或“咏絮才”称女子善于吟咏。如《红楼梦》第五回“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中,“咏絮才”指的就是薛宝钗非凡的吟诗才华。

C. 螟蛉:《诗经·小雅·小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并在它们体内产卵,卵孵化后就拿螟蛉做食物。古人错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子,因而把螟蛉作为“义子”的代称。

D.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从业人员称“梨园子弟”。

 

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古诗文常用典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道题考的是识记中国古诗文常用典故。B项,“堪怜咏絮才”指的是林黛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仲有时也称孟。另外,因为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以伯仲称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B. 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国讳和家讳。国讳是指诗文中不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避讳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笔法和改音法。

C. 顿首:两膝跪地,两手供至地,垂头至手,不触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停顿,所以叫做顿首。

D.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古人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帝王需先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做封;再到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禅。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关于诗人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B.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词善以健笔写柔情,词风秾艳,辞藻华丽。

C.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川、杜草堂。

D. 王维(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尚书”。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两朝开老臣心       济:扶助

B. 晓窥檐语           侵:侵入

C. 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D. 径须取对君酌       沽:通“酤”,买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

B. 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C. 雕栏玉应犹在      砌:台阶

D. 我欲之梦吴越      因:因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娘土

江岸

老娘土江岸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

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他进驻了一个岛屿。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班班副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班长想拦他,没拦住。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班副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班副病了。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令非昔比。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第13届“中国微型小说年度二等奖2015年12月28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 钟海强本是个旱鸭子,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人民海军的指挥员,巡航中能够“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

B. 小说使用了插叙手法,通过钟海强的回忆表达了首位358号礁石盘的困难,同时也体现了广大海军守卫国家、巩固国防的奉献精神,这种写法是文章情节紧凑、叙事简洁。

C. 20多年过去了,守卫358号礁盘的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新战士,但礁盘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D. 小说塑造了海军官兵的英雄群像,他们坚守海防前哨,经受住了艰苦的自然环境的考验,忠实地履行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职责。

2.小说在刻画钟海强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