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欢迎张笃行重回母校的晚会上,主持人发...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在欢迎张笃行重回母校的晚会上,主持人发言:“这套丛书,收录了多位大师的作品,张先生的作品忝列其首。”

B. 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

C. 为恭贺张老师乔迁新居,我送上画作,对张老师说:“学生水平有限,画艺不精,敬奉涂鸦之作,权当补壁。”

D. 小李大学毕业求职,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能力不逊于研究生,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忝列”谦辞使用对象错误;B项,“伯仲”指兄弟,语义理解错误;D项,“请领导任人唯贤,唯才是用”不符合白荐情境,也包含以贤才白诩之意,显得白高白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80℃的月球之夜来到之前,“玉兔”能否找到休眠点,决定着它在下一个月球之昼的安全唤醒。

B.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抬高了乳粉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强调企业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C. 对新能源车叫好不叫座的状况,业界多归因于电池密度低、续航里程短、安全不过关、充电不方便等技术原因。

D. 从新年第一天开始,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区范围内正式实施免费公交、15年免费教育、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②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6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③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等投票刷屏搞得不胜其烦

④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⑤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路、跨越防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求全责备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兴、反衬的手法指出凡事有个度,任何事情都会有终了的时候,同时暗指丈夫性情变化无常,没有尽头。

(2)屈原的《离骚》中,屈原面对群小诬陷、风起败坏的环境,在发出忧愁苦闷、走投无路的慨叹后,仍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国愁家忧齐上心头,使自己头发稀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中的诗句“春流岸岸深”。

C.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 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之心。

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诸将王治道等追击至义院口,大捷。进右副都御史。学曾乃易置将吏,厘屯田二千余顷,数破敌,被赏赉。以疾去。起兵部右侍郎,提督神枢营。旋改吏部,转左侍郎。

穆宗崩,大学士高拱欲去冯保,属言官论劾。学曾遗书大学士张居正曰:“外人皆言公与保有谋,遗诏亦出公手。今日之事,不宜复护此阁。”居正怒。及拱被逐,举朝失色,学曾独大言曰:“上践阼伊始,辄逐顾命大臣,且诏出何人,不可不明示百官。”要诸大臣诣居正邸争之。诸大臣多不往,居正亦辞以疾。自是益忤。出为南京右都御史。未上,给事中宗弘暹希居正指劾之。诏以故官候调,学曾遂归。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万历十九年春,阁臣王锡爵荐学曾。起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明年,哱拜反,遂煽诸部为乱。全陕皆震动。学曾檄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吴显趋灵州,别遣游击赵武趋鸣沙州,沿河扼贼南渡。翼日,贼胁庆王上东城,乞暂罢兵,诡言愿献首恶。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六月复攻城,连战不下。

初,学曾欲招东旸、朝,令杀拜父子赎罪。东旸射书城外,约内应,夜半举火。外兵不至,贼杀其党五十人。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朝命以梦熊代,梦熊遂成功。学曾任事劳勚。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如松言:“学曾被逮时,三军雨泣。”梦熊亦推功学曾。帝不听,居家数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B.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C.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D. 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 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登基”“登庸”“御极”。

D. 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穆宗皇帝去世后,高拱想排挤冯保,嘱咐御史弹劾他。魏学曾写信给张居正道,朝廷官吏都说他与冯保有图谋,先帝遗诏也是出自他手。他不应该庇护冯保。魏学曾因此得罪了张居正。

B. 魏学曾被贬为南京右都御史。还没有上任的时候,给事中宗弘暹受张居正指使弹劾他。但是朝廷下诏让他以过去的官职等候调遣,魏学曾于是回到家乡。

C. 魏学曾想招降刘东旸、许朝,命令他们杀死哱拜父子。刘东旸用箭将一信射到城外,相约为内应,半夜点火为信号。但是点火后,城外的官军未到,结果刘东旸、许朝他们都被叛贼杀死了。

D. 魏学曾任事勤劳。灌城招降的计策,本来就是魏学曾先提出的建议。等到宣报大捷之后,多数官员说魏学曾无罪。但是皇帝没有听从,魏学曾最终还是在家乡死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2)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