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业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振长而御宇内          策:马鞭子

B. 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愚:愚昧

C. 收天下之兵              兵:兵器

D. 临不测之渊,以为      固:坚固的地势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 践华为城,河为池        蒙故业,遗策

C. 信臣精卒陈利兵谁何      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

D. 百越君,俯首系颈        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

3.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B. 这段文字重点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C. 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D. 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4.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1)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B 2.D 3.B 4.(1)登上了帝位控制着整个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2)然后凭借华山做城墙,凭借黄河做护城河。 (3)优良的将领以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大臣,精锐的士卒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愚:使„„愚昧。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D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以:连词“来”/ 凭借;B项,因:凭借/ 沿袭;C项,而:表修饰的连词/ 表转折。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重点是……”不正确,这段文字的重点或说是中心是A项内容。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履:登上;六合:天下;鞭笞:奴役;践:凭借;因:凭借;信:可靠;陈:陈列;兵:兵器;何:盘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过秦论》以总结秦亡的历史经验为主旨,是政论文中史论体的开山之作。这篇政论文,语言壮美,文采斐然,至今传诵不衰。

B. 本文总叙了秦的崛起、强大、鼎盛到覆亡的过程,论述秦崛起和强大的原因,鲜明地提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

C. 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把秦与六国对比,秦朝与陈涉对比,六国与陈涉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己的论点。

D. 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A.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C. 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集响应 立法度,务耕织 ③处连衡而诸候 ④会盟而谋 至尊而制六合

八州而朝同列⑦匈奴七百余里 ⑧有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A. ①②⑤/③④/⑥⑧/⑦

B. ①②⑧/③⑦/④/⑤⑥

C. ①③⑥/②⑦/④⑤⑧

D. ①⑧/②③/④⑥/⑤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 才能不及中人

C. 以为关中之固

D. 以致天下之士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秦王矢遗镞之费        亡:丢失,失去

B. 追亡逐,伏尸百万      北:北边的军队

C. 斩木为兵,竿为旗      揭:举

D. 八州而朝同列          序:引、招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