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逆旅 柯灵 这是一座巍峨的高楼,豪华的大饭店,——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逆旅

柯灵

这是一座巍峨的高楼,豪华的大饭店,——像摩天的崖壁,突兀地在闹市中心出现了。

脚下是喧嚣的海,人与车汇成洪波,涡流似地激荡翻卷。四周林立着无数高低新旧的建筑,——游戏场、跳舞厅、性病医院……电炬的光影交织成幻异的云彩,网罗半个天空。

像盛宴中的一位嘉宾,满座对她抛过无言的敬礼,这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样吸引着千万行人的艳羡之色。

饭店开幕第一天,主人在那刚装修完成的大厅里招待宾客。灯火通明,把漂亮的大厅映照得如同水晶殿堂。来宾们安详地满坐在餐桌前面,运用着雪亮的刀叉。侍者来往如穿梭,春风似的暖笑在脸上荡漾。主人站起来了,一张圆而红润的脸,体面的身材,和气而且恭敬,动作与声调都恰合“上流社会”的仪节。他报告这大厦筑成的历史:经过了整整的两年,——前年夏初开工不久,战争就使工程停滞,几乎没法继续。可喜“战后”的繁荣不减当年,这事业的需要更其迫切。到这里他再说明这饭店的设计:餐厅就在底层,舞场将开在摩云的楼顶,每一个房间都是最精致华丽的,它将尽力使旅客从这里得到最好的享受。末后他谦逊他对社会贡献的微薄。

一阵响亮的掌声,一串美满的祝词,报答了主人的热忱。

(感谢我的职业!——在这体面的华筵中也让新闻记者占了一席。我跟着鼓了掌。可是我的思想正驰骋在一些别的场景上面……)

时光倒流,我看见这坐着的地方——不过是一片砖横瓦乱的场地

战火正红,怒吼的炮声改变了这都市的面貌。千万人毁了家,狼狈地涌向街头,涌向巷口。我记得这开工不久的建筑,空场上还只立起高楼的骨架,这时就成了许多难民的安息所。

我还记得八月十四日闹市口的一颗炸弹,血染得一街猩红,人肉飞溅到天半,尸体在空场的后面积成了小丘。

我也还记得,这都市失陷以后的第一个冬季,侵略者的行列蜿蜒地从长街踏过;就在这未完成的摩天楼上,有一个年轻的工人,激动地对游行的队伍狂叫着“祖国万岁”,一纵身如流星陨泻,用生命表示了他的义愤,对殖民主义的抗议。

狼烟遍地,万里锦绣的河山先后失色,而“孤岛”的繁华却更像个太平的年代了。颓废的诗人把华屋看成荒丘,现在我们却眼看着悲惨的地狱幻化成妖艳的天堂。

它的辉煌胜过宫阙,每一个房间都住满了贵客。也许有洋场恶少,正用黄金收买爱情。也许有大腹的豪客,在一把纸牌里面勾心斗角,大堆金钱倏忽地转换着主人。也许还有着种种不可告人的秘密,——欺骗、掠夺、出卖灵魂的交易……(那个狂呼着“祖国万岁”的跳楼人,不知道是从哪一层楼上跳下来的,而那些房子里现在是什么光景?先前曾在这里寄宿过的,那流离的一群呢?他们是不是还都好好在世上活着?)

虚无主义者视人生如游戏,而以人间为逆旅。在扰攘的天地之间,他们悠然而来飘然而去。时间老人则如白衣的侍者,一例殷勤接待,迎来了一批,又送走了一批。现在我正置身于这大饭店的客厅里,不禁想起这样的一种生活哲学来了。此时此地,最适合于生存的也许正是这种哲学。可是这正是一种死的说教!人们忘记了,就在这“逆旅”的工地上,也曾有那么严分敌我、坚贞不屈的人,慷慨地流了血的!

正是这种人,在人间留下正气,留下胜利的希望;并且使我们时时羞愧、警惕,不至于被这醉生梦死的浊浪所淹没!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

【注】孤岛: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四年间租界四面都是被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品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摩天的崖壁”、“水晶殿堂”、“喧嚣的海”、“砖横瓦乱的场地”等,渲染了大饭店所处的环境。

B. 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有“上流社会”中热情好客、举止得体、谦恭有礼的大饭店主人,有“安详”的来宾,也有跳楼的年轻工人。

C. 文中两处括号中的句子,都有引起下文的作用。第一处由眼前的现实引起下文的回忆,第二处引起下文对两种人生哲学的思考。

D. 作为新闻记者,“我”没有沉浸在眼前的豪华奢侈之中,而是回想起以前炮火中这都市的面貌,表明我对现实有着自己的思考。

2.文章结尾所说的“这种人”究竟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含义?请概括这篇散文的主题。

 

1.A 2.①“这种人”指的是“严分敌我、坚贞不屈的人”。②他们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解放勇于牺牲自己。③在人间留下正气,留下胜利的希望。 3.题目的含义: ①“逆旅”指的是刚刚落成的豪华大饭店。 ②“逆旅”指的是人间,指某些人醉生梦死的温柔乡。 主题: 通过历经战争一栋豪华大饭店的落成开业,表现了战争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灾难,通过虚无主义人生观与爱国主义、勇于担当人生观的对比,讽刺了那种在国难当头之时,麻木不仁、苟且偷生、醉生梦死的空虚腐朽的灵魂,进而讴歌赞美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忧思。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D项考核内容,B项考核手法,C项考核结构,其中A项,“摩天的崖壁”不 是形容大饭店的环境。“砖横瓦乱的场地”也不是比喻。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中的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答出“这种人”的特征,注意根据前文的内容“也曾有那么严分敌我、坚贞不屈的人,慷慨地流了血的”“在人间留下正气,留下胜利的希望”概括答题要点。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题目,要求答出“逆旅”的含义以及文章的主旨,标题的含义从情节的角度看表层含义应为“刚刚落成的豪华大饭店”,结合文章的主旨看应指“人间,指某些人醉生梦死的温柔乡”,概括主旨先概括内容,然后分析表达的情感,此文的内容是“通过历经战争一栋豪华大饭店的落成开业”“通过虚无主义人生观与爱国主义、勇于担当人生观的对比”表达的情感是“战争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灾难”“讽刺了那种在国难当头之时,麻木不仁、苟且偷生、醉生梦死的空虚腐朽的灵魂,进而讴歌赞美了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表现了作者深沉的家国忧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梁建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他们认为,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清人袁枚在《再答李少鹤》中视神韵为先天真性情,作品中的神韵,是作家的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作家的神韵,决定作品的神韵。韵既是作品中的态度风致,也是作家的态度风致在作品中的体现。

诗歌之韵,既体现为外在的音乐形式即声律,又体现为内在的审美特质。诗歌的外在之韵指向明确,内在之韵内涵更丰富。在古典诗论中,韵是作为作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宋代李膺把“韵”比作朱弦遗音,大羹遗味,也就是说,作品必须具有超出文本之外的、令人回味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作品必要的组成部分,否则作品便是“庸俗鄙”一样的作品。明人胡应麟把“筋骨”、“肌肉”和“神韵”作为作品的三大要素,“筋骨”相当于作品的立意,“肌肉”相当于语言的运用,“神韵”则是精神气质。在他们看来,诗歌光有外在的形式如语言、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精神风度和丰富的话语蕴涵,这是诗歌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宋人范温那里,韵也同样是作为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而存在的。他认为韵与一些具体的美的形式和风格相区别,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美,如巧丽、雄伟、奇、巧、典、富、深、稳、清、古之类,而是对各种具体美的总的要求,是各种美达到最高峰的产物。如果没有韵,那么空有美的形式的作品是不会令人信服的;如果作品不能在韵上胜出,那么它的美也就随之失去。

对于接受美学来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在它产生以后,就已经不属于作者本人,而是属于读者,因而面临着被无限阐释的丰富可能性。这种丰富的可能性,是由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跟读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等分不开的。而如果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韵又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绵延悠长的回味。姚鼐在《与王铁夫书》中说王铁夫的诗“咀诵之余,别有余韵”,其实就是说诗歌中的话语含蕴在经过了他的咀诵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感受,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感受到的诗歌魅力。

“韵”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它指向文学生产的整个过程,关乎作家、作品和读者,含义丰富多彩而具有广阔内涵。在多元化的当代诗歌写作中,如果我们能以与时俱进的眼光,赋予古老的“韵”新的时代精神,从中寻找和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的美学体系,将会对新诗的发展大有裨益。

  (摘编自《文艺报》徐峙《“韵”的三种形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建文帝在艺术上敏锐的嗅觉让他发现了“韵”与诗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使“韵”成为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B. 诗歌美学中的“韵”有三种形态,包括诗人之韵、诗歌之韵和读者之韵,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C. “诗歌之韵”有内外之分,外在之韵表现为一种音乐形式,内在之韵表现为一种审美特质,这些是诗歌构成的重要因素。

D. “读者之韵”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既与作品中独特的话语有关,也与读者本人的阅读经验、接受能力、心境分不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依据文章第二段所引袁枚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缺乏较高艺术修养的诗人很难写出艺术性很高、富有神韵的作品。

B. 文章第三段列举了李膺与胡应麟的观点,证明了欲使作品摆脱庸俗、粗鄙的格调,须在作品的内涵、意蕴上下功夫,而不必去追求作品的形式。

C. 第五段,作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释了读者之韵是诗歌的美带给读者的那种绵延悠长的回味,是读者的一种审美感受。

D. 文章论证上采用了总分总结构,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接着分析“韵”的三种形态,最后总结并提出希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非常重视音乐修养,因为这种修养可以让诗人形成独特的气质面貌,同时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

B. 明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依据原文,说的应是读者之韵。

C. 李膺、胡应麟和范温对“韵”都有各自的解读,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他们都认为“韵是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和追求”。

D. 作者认为,“韵”的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特征,当代的学人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韵”新的时代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报载,深圳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在福田区街道上违规逆行,撞上一辆奔驰,奔驰前保险杠附近有几处剐蹭,女司机提出要赔偿,女生顿时被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劝奔驰司机算了,但女司机认为事情虽小,但如果就这样让女孩离开了,对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也有围观者认为奔驰女司机有点儿太较真了,开奔驰还在乎这点儿钱。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女司机、女中学生或者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浩然”为写信人,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据商务部的一项调查:一线品牌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微乎其微,大约4%,但是带来的收益却是60%。可见,只有每个品牌都必须做大才会基业长青,品牌做大必然会带来收益的提升,而有了收益的提升,必将使品牌成为名牌。

①不是只有每个品牌都必须做大才会基业长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祭灶的习俗虽然由来已久,______。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有的是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主要活动是“送灶”,送灶不仅要准备好香烛,______,供果的种类因地域和时代有很大的不同。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传说中灶神是个男子,所以女子主持祭灶仪式的情况并不多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令爱能在上次的省青少年民歌大奖赛中获得一等奖,全是您悉心指导的结果,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B. 先生虽然未能亲自玉成此事,但也付出很多心血,我甚是感激。

C. 小王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紹。”

D.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