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太湖 苏舜钦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望太湖

苏舜钦

杳杳波涛阅古今,四无边际莫知深。

润通晓月为清露,气入霜天作暝阴。

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

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

【注】①楚吟,指吟诵《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的诗句。

1.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2.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选取“鲈色肥”和“柑橘熟”典型之景加以描写,既切合时令,又紧扣地域特点:以“玉”和“金”比喻鲈鱼和成熟的柑橘,写出了太湖物产之美(以“人脍玉和”客分金”写出了过往太湖的行人旅客争相品尝美味的情景).颈联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表达了诗人对太湖深挚的赞美之情(寄情山水之意)。 2.作者将人湖风烟人格化,把自己被美景吸引说成是太湖风光在招引他,写出了诗人为太湖(自然))风光吸引而生的眷恋之情(归隐之心);“聊为停桡”是姑且停船的意思,说明诗人只能暂且停船不能归隐太湖久享其风光的遗憾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笠泽:即今吴淞江,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笠泽鲈肥人脍玉,洞庭柑熟客分金”意思是吴淞江正是鲈鱼肥美的时候,人们可以吃到像白玉一样的鱼肉,洞庭正是柑橘成熟的季节,旅人们分到了金子一样的柑橘。从手法上看,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鲈鱼比作了玉,把柑橘比作了金子,视觉上给人以美感,从内容上看,如玉的鲈鱼、金子一般的柑橘都是太湖的特产,这就反映出太湖物产丰富,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试题分析:“风烟触目相招引,聊为停桡一楚吟”意思是傍晚太湖,水气蒸发如昏暗的烟雾,时而清明时而迷濛,境界变幻,仿佛在招引我前去,但自己却不能前往,只能姑且停下船,长吟“楚歌”,聊以自慰。诗人被太湖美景所吸引,却不说自己喜爱太湖之景同,反而说太湖“招引”自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作者内心里有一种归隐的愿望。然而作者又说“聊为停桡”,说明作者不能真正归隐,只能留下遗憾之情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是以见放

B. 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 彼且奚适也/其李将军之谓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生垂念恩师,值此新春佳节,祝恩师节日快乐!

B. 同窗三载,毕业在即,特赠小照一张,敬请惠存

C. 老师您好!小文已遵嘱修改完成,发来请您哂正

D. 这些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工艺上看,官窑器的规整严谨,发展到后来越来越僵化,阻碍了工匠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比之下,同时代的民窑器,                  ,因此人物、动物、花卉与景致都充满了勃勃生机,成了时风流变的真实印记。

①烧制时不太讲究章法和规矩

②构图与笔触无不融入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理解

③表现的审美意识也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和生命力

④民间工匠在描绘图案纹饰时师法自然

⑤透露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加真实可信

⑥甚至不怎么在乎可能会产生某些瑕疵。

A. ③⑥①②⑤④    B. ⑤⑥③①④②    C. ⑤③④②①⑥    D. ③④①②⑥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C.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为的一项是(   )

近代的文史大家都有     的记忆力,先生也是多部文学典籍烂熟于心。但我那时      ,听不进劝告,还自以为志当存高远。在后来的两年里,背的是牛津字典,而不是文史典故,我要为我新的人生梦想准备一块     

A. 耳熟能详  心浮气躁  试金石

B. 过目不忘  心浮气躁  敲门砖

C. 耳熟能详  诚心正意  敲门砖

D. 过目不忘  诚心正意  试金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