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联所写的对象不属“文房四宝”的选项是 A. 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

下列对联所写的对象不属“文房四宝”的选项是

A. 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

B. 玉霞磨来浓雾起,银笺染处淡云生。

C. 翰墨图书皆成风采,往来谈笑尽是鸿儒。

D. 以纯为体,以静为用;如玉之坚,如砥之平。

 

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联知识。首先要知道“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A项写的是笔,在旧时的文具店中,常见一副文辞优雅的楹联,曰:“五色艳称江令梦,一枝春暖管城花。”此联取“梦笔生花”之典,可谓妙趣天成。“一气呵成凭运腕,五更梦处顿生花”与上面一联有异曲同工之妙。B项写的是墨,此联用浓雾淡云作喻,俗中见雅,把名墨的特色和用墨者的乐趣表现得极富情韵。D项写的是砚,我国书法家向来崇尚纯静的修养方法和坚、平的行为规范,有一以砚喻人的格言联曰:“以纯为体,以静为用;如玉之坚,如砥之平。”恰似砚台一样沉稳。C项,写的是书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文字恐惧症”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它可能使语言的教学行为完全丧失其教育学上的意义,甚至阻断有效阅读供给主体精神滋养的途径。

B. 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C. 京广高铁已经全线贯通,北京至广州最快不到8小时,比目前京广铁路上最快的普速客车时间缩短了一倍多。

D. 我国的慈善事业刚起步,注重筹募善款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当致力于慈善文化和慈善氛围的营造,不能仅仅盯着数额。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形式主义是官场的顽疾,公众最反感领导讲话假、大、空,也反感为迎接上级视察弄虚作假,更反感领导____________的形象工程。

(2)臭豆腐虽是街边小吃,但有着一种特殊的香味,吃后让人久久不忘,所以就算是打扮入时的美女喜欢逐“臭”,也是_______的。

(3)在这次“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的辩论赛中,来自机关单位的选手个个都______,变现出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 好大喜功    无可厚非    巧舌如簧    B. 好高骛远    无可非议     巧舌如簧

C. 好大喜功    无可非议    能言善辩    D. 好高骛远   无可厚非      能言善辩

 

查看答案

作文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真相,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公安民警审问犯罪嫌疑人,勘查犯罪现场,询问证人,目的是侦破案件,还原真相;历史学家搜集、研究史料及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寻求的是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真相……我们有时也会对事情的真相感兴趣,甚至会下力气去探求真相。

请以“真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歌德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

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习近平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青年当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先在题目空白处填写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立意自定。

 

查看答案

微写作

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阿Q正传》中的阿Q已经死了,但在现实中他还活着,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描写生活中一个具有阿Q性格的人物。要求:有心理描写。

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要求:以《红岩》中的一个人物为例。

③请你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为对象,以理想或意志为中心词,写首小诗。要求:依据原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一棵树

闰月嫁到杨家冲的第二天,就迎着朔风在稻场角上栽下了一棵香椿树。

这棵树她是为妹妹银菊栽的。闰月在娘家时,姐妹几个中,她最宠银菊,她常想,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有时好像是先天的,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闰月出嫁的头天晚上,村上的姐妹们来哭嫁,本来只是一种仪式,听着哭嫁歌,她还是哭了。

姊妹亲,姊妹亲,

拣个石榴半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

隔三隔四不隔心。

……

这哭嫁歌听过多少回了,每回是闰月给别人唱,那一天是姐妹们给自己唱,那心情一下子就不同了,想到日后再不能侍奉父母,再不能照顾几个妹妹,再不能搂着银菊睡觉,眼泪就忍不住淌了出来。

闹到下半夜,姐妹们才散去,闰月忙不迭地去看银菊,这个比自己小十五岁的妹妹似乎并不能体味这别离之苦,早就进入了梦乡。闰月像往日一样,躺在银菊身边,搂着她睡下了。

就是在这时,她决定到了婆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为银菊栽一棵树,栽一棵香椿树。香椿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树,在鄂西随处可见,很多人家田边地头都会栽上几棵,那是为了吃香椿芽栽的。

香椿掰下来,洗净沥干、开水烫好,放在一只土钵里,撒上盐、辣椒面和葱花,端起土钵簸一簸,佐料匀了,便是一道上好的凉菜,拿香椿做热菜当然最好是炒鸡蛋,褐色的香椿、黄色的鸡蛋、碧绿的扁韭,拌好,油烧好了后,倒进锅里,炒起来盛在一只白色的瓷盘子里,那色、那香,很少有人会扛得住。

有的人家香椿树多,鲜的吃不了,就会掰回来,开水烫过,搭在竹竿上晾起来,晒干后用小塑料袋装好,到了冬天,一回拿一袋出来,热水浸泡,依然可以做出好几道凉菜和热菜,依然是那样香郁可口。也有的人家并不晒干,只是沥干水气,便取来一只坛子,放一层香椿芽,撒一层盐、花椒粉、辣椒面、大蒜末,再放一层香椿……装满一坛,盖子盖钵,注入壶水,这种存放方式的优点就是取出即可食用,又香又脆,当然也可以炒了吃、炖了吃,色泽香味竟如春日。

香椿树也是上好的木材,质量轻,颜色好看,尤其是经腐,倘是做成家具,还隔潮防虫蛀,而它最为神圣的用处是修房子时做房梁,除了前面提到的优点,它又是长寿的代表,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就平添了几分吉利,乡下修房子,倘是有一根香椿树做梁,是最为体面最为惬意的事。

鄂西的香椿虽然很多,但可以做房梁的却少,因为香椿树如果掰了香椿芽,算是灭了顶,它就生出斜枝,所以,一棵老的香椿树,往往是虬龙一般地张牙舞爪,直的树干只有很短的一部分,自然做不了木材,更不用说做梁了,所以,做梁的香椿往往要到没有人掰香椿芽的深山去找,难度就可想而知。

闰月栽下的香椿自然不是为了掰香椿芽的,她这当姐的就为妹妹送一根梁树。鄂西有送梁树的习俗,必是至亲才可以送的,树是择了吉日伐的,去了皮,砍出一个平面,刨光,中间画太极图、画八卦,两边画了一些吉祥的图案,一端写了荣华富贵,另一端则写了长发其祥……到了立屋的那一天,披了红,八个小伙子抬着,吹吹打打送过去,按照掐好的时辰,到了立屋的人家,将梁升上去,卡在中柱的榫口上了,便开始抛梁,木匠提了一只斗,斗里装了花生、红枣、核桃、板栗,还有硬币、肉包子,一边把斗里的东西往下包一边念念有词:脚踏八卦定四方,手执八卦定阴阳……

闰月栽香椿就是想为银菊送梁树,她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她给银菊送梁树时的情景,闰月为为自己能想到这个主意而激动,她对银菊的思念将不再是空荡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她呵护着这一棵香椿,就是呵护她和银菊的感情。

要呵护一棵香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不能让人掰香椿芽。闰月栽下香椿树不久,就又养了一只狗。从第二年起,到了春天,她和那只狗在香椿树旁守着,几乎是没日没夜,一直守到椿树叶散开了不能再吃了,她们才撤退。后来大家知道了原由,再没有人盯着那株香椿树了。

时光飞快地流逝,闰月在杨家冲生儿育女,劳作经营,眼角已然有了细密的皱纹,那棵香椿树也长到三厘钵粗了。

银菊终于出嫁了,闰月知道,她还要再攒些粮食攒些钱才能做房子。那棵香椿树依旧快乐地生长,微风吹来,那些散开的香椿叶哗哗作响。

几年过去了,还是没听英菊说修房子,闰月忍不住了,那年的末端阳,她拎了一袋面去看银菊:“你们几时修房子呀,姐等着给你送梁树呢?”银菊避开闰月的目光,望着自己的丈夫,她丈夫说:“姐,钱也攒得差不多了,明年就修,不过,我们修平房,不要梁树。”

包面已经下锅了,闰月还是走了,银菊出来追她,她已走到了桐树包,银菊站在水田边,眼泪哗哗地,她知道,姐的眼泪也是哗哗地。闰月回到家,大病了一场,直到六月初六龙晒衣那天,要翻晒衣服才下地。

后来,大家集资修学校,闰月说,我送一根梁树,校长很高兴,生产队长也高兴,说闰月为杨家冲争了光。

送梁树的那天,很是热闹,梁树披了红,闰月也披了红,那红绸上写着:“助学兴教,功德无量”,还要她去发言,她自然没去。梁树在鞭炮锣鼓声中离开了闰月的家走了,不过,它不是去银菊家,而是去了村里的学校,闰月褪下披在身上的红绸,把稻场坎边的椿树茬子用土埋了起来,这时,起风了,风吹着她的头发和衣衫,把她的思绪吹到了很远。

时光依然飞快地流逝,又过了好些年,学校要拆了旧校舍修建预制结构的标准化校舍,还要把别的村的学校并到这儿来,闰月去找校长,想要回那根梁树,校长是个年轻人,听完闰月的叙述,捋了捋领带说:“因为你当时是赠予,赠予一旦生效,你便丧失了所有权,通俗地说,这根梁树已经不是你的了。”

闰月悻悻地回了。

后来一个搞收藏的人花两万元从校长手里买走了那根房梁。有人把这事告诉闰月,闰月笑着说:“真的吗?”她一边说一边把一串穿好的红辣椒挂到了门框的钉子上。

(取材于温新阶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村民知道闰月栽树缘由后,被她对妹妹的深情感动,再没人盯着那棵树了

B. 文章中引用了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句子,意在说明香椿树是长寿的象征。

C. 画线句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此描写为闰月思念妹妹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

D. 立屋抛梁时,木匠抛的花生、红枣、核桃、板栗,硬币、肉包子等,都有美好寓意。

2.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    B. 掐:用指甲按着指头计算。

C. 褪:使套着的东西脱离    D. 捋:用手掀起

3.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写到的“哭嫁歌”。

4.本文题目“一棵树”能否改为“一棵香椿树”或是“送梁树”?为什么?

5.结尾处,听到有个搞收藏的人买走了那根房梁,闰月的反应表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全文加以解读。

6.本文写了哭嫁、送梁树等内容,表现了土家族生活的原生态及土家人特有的美。下列对经典作品中民俗风情描写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对贾府过年的生活写得隆重精彩,生动地展示了贾府鼎盛时期的富贵生活场面。

B. 《平凡的世界》中对双水村百姓居住的窑洞、男性戴的白羊肚手巾、民歌《信天游》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上世纪陕北农民保守落后的生活状态。

C. 《呐喊》中的《社戏》,作者以绍兴地区的“社戏”民俗为背景,回忆了童年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乡村淳朴的民风,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D. 《边城》中写到端午节赛龙舟时如雷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声、庆祝的炮声,这些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了湘西这一古老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