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得体的一项是 A. 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

下列四种不同的表达语得体的一项是

A. 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恋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毕业赠言)

B.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C. 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寻物启事)

D. 工会提议用探望一线劳动者的方式过“五一”,这很有意义,群众积极响应,没有一点异议。(广播稿)

 

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得体。B“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C“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探望”一般指探望病人,并且是指远程的方式,这里应该为“看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检方在调查中发现,不但朴槿惠向崔顺实泄露了国家机密,还涉嫌与崔顺实等人同谋,强迫国内大企业为Mir财团及K体育财团出资。

B. 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7年起,成都将对各区县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排名及奖惩措施,各项措施也将更加强制“逗硬”。

C.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下,绵阳警方经过努力,一个涉及全国31个省市的专业盗骗汽车团伙被成功打掉,挽回经济损失9814万元。

D. 无论从案件发展的戏剧性、复杂性、特殊性看,还是从纠错过程的时间长、难度大、关注多看,聂树斌案都堪称中国司法的标志性案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各大门户网站在报道角度上费尽心思,另起炉灶,用各种轻松好玩的传播方式将“两会”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②再回首,穿越岁月的重重幕帐,透过吉光片羽一样的古代名人家书,我们能看到其背后悲欣交集的人生历程和向上向善的谆谆教诲。

③图书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出版物未遭到彻底打击,而出版社又有经营利润的压力,一般只能选择多出书,因而造成少儿图书质量下滑。

④有舆论认为,特朗普就任后的首次日美首脑会谈对安倍来说正如阪上走丸,因为特朗普此前不断就贸易和汇率问题对日本发表批评言论。

⑤对屡屡发生的坑蒙殴打游客事件,如不依法严肃处理,势必会迟滞旅游市场的发育和拓展,所以丽江旅游业须防养痈成患

A. ①④    B. ②⑤    C. ①⑤    D. ②③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描写做官薪酬丰厚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很短暂,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一种仅能存活一天的生物的句子是“______”。

(3)《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杜甫早期作品。②愁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③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首联用惊讶的口气,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 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正面描写画中的鹰形态逼真,而“可”、“堪”两字又紧扣“画”字之题。

C.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D. 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而表现了作者希望像雄鹰一样勇猛,表达他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E.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吏。茂陵杜业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才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而业为“大冠杜子夏”云。

与时帝舅大将军王凤以外戚辅政,求贤知自助。凤父顷侯禁与钦兄缓相善,故凤深知钦能,奏请钦为大将军武库令。职闲无事,钦所好也。

钦为人深博有谋,时有日蚀、地震之变,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士,合阳侯梁放举钦。钦上对曰:“陛下畏天命,悼变异,延见公卿,举直言之士,将以求天心,迹得失也。臣闻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对征诣大将军莫府,国家政谋,凤常与钦虑之。镇抚四夷,当世善政,多出于钦者。

顷之,复日蚀,京兆尹王章上封事求见,言凤专权蔽主之过,宜废勿用,以应天变。于是天子感悟,召见章,与议,欲退凤,凤甚忧惧。钦令凤上疏谢罪,乞骸骨,文指甚哀。太后涕泣为不食。上少而亲倚凤,亦不忍废,复起凤就位。凤心惭,称病笃,欲遂退。钦复说之,凤复起视事。上令尚书劾奏京兆尹章,章死诏狱。

章既死,众庶冤之,以讥朝廷。钦欲救其过,复说凤曰:“京兆尹章所坐事密,吏民见章素好言事,恐天下不知章实有罪,而以为坐言事也。愚以为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凤白行其策。钦之补过将美,皆此类也。

优游不仕,以寿终。钦子及昆弟支属至二千石者且十人。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B. 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C. 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D. 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同姓字”指文中杜钦、杜业都是字子夏。古代男子成人,取别名为字,以表其德。

B. “衣冠”在古代指士以上的服装。代指缙绅、名门世族,又借指绅士、礼教、斯文。

C. “莫府”即幕府,本指将帅营帐,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又指高官的幕僚,幕宾。

D. “二千石”指郡守,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因有此称,是当时中央政府高级别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钦喜欢读书,极有才能。他年轻时喜好儒家经典,家境富裕,但是一只眼睛瞎了,所以不喜欢当小官。与茂陵人杜业都以才能扬名京师。

B. 杜钦学识渊博,且有智谋。时有日食、地震之变,皇上下诏推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合阳侯梁放推荐杜钦。杜钦上奏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C. 杜钦善于谋划,能出善政。在大将军幕府,杜钦参与谋划国家大政,镇压安抚四边的少数民族,当时好的政治措施,大多出于杜钦的建议。

D. 杜钦出谋划策,帮助王凤。大将军王凤被京兆尹王章弹劾诬陷,杜钦让王凤上疏请罪,请求退休,文辞十分悲哀。皇上因此没有处理王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凤父顷侯禁与钦兄缓相善,故凤深知钦能,奏请钦为大将军武库令。

⑵于是天子感悟,召见章,与议,欲退凤,凤甚忧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