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而作为文学本文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醉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根本原因。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过程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而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盛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出现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者共同建构的。曾经作为历史的作品在当下的阐释中成为现在的文本。由此,民族文学的传承、外国文文学的借鉴不仅是发现、描述、说明,而且是当下文化的增值,现代意义义的深化,这样,文学活动将真正引导着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摘编自张政文《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文本意图是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

B. 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独立于作者之外,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此时读者的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

C. 文学阅读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不是对作者的认知。

D. 评者不能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其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就不能全部达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文学作品”和“文学文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使后面的论述更为清晰。

B. 文章把马克思和黑格尔对待文学评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黑格尔理论中的某些不足之处。

C. 文章第二段指出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阅读的复杂性。

D. 文章从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这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构成递进关系,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者在阅读中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作品中,而不同的读者或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因读者的自由主观性,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B. 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所描写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

C. 出现“扬杜抑李”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马克思的理论;出现“贬鲁迅,赞周作人”的现象,说明评论者遵循的是黑格尔的理论。

D. 如果在传承民族文学和借鉴外国文学时,在描述、说明之外,能增加当下文化的价值,深化现代意义,就可以引导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1.D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表述不完整,作者的文本意图还应包括显现自我生活的经验;B项,“此时读者阅读完全不受作者控制和改变”错,原文的意思是文学作品成为文学文本之后,作者就不再控制和改变文学文本中的意图;C项,“不是对作者的认知”错,从原文“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可以看出也包含对作者的认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

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鲁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

古今名人灿若星辰,无数名句化育世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汉语盘点2017”活动中,“享”当选年度国内字,“共享”入选年度十大流行语。请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共享经济”下定义。(不超过60个字)

①共享经济本质上仍是一种经济活动,需要供给方、需求方和交易(共享)平台等三项基本条件。

其一,社会上的商品、服务等资源的所有者,在特定时间内让渡其闲置资源的使用权。

③其二,消费者不必拥有资源的所有权,却可以分享其使用权,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④其三,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平台起到整合资源、匹配消费需求的功能。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在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的可喜氛围中,__,穿汉服、行跪礼、女德班、退学读经等闹剧时有所闻。须知传统文化是古人解决他们面对的时代问题的智慧结晶,彼一时此一时,__,无异于刻舟求剑。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我们要弘扬的,不应是那些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旧形式,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临行前,朋友小雷奉告我归家路途遥远,又是返程高峰,一定要谨慎小心,注意安全,到了家要给他打电话报个平安。

B. 周经理,我初来乍到,有不少地方都不熟悉,业务方面也不熟练,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周到,还望见教。

C. 他能在公司股东会议上力排众议向我进言,指出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欣赏这样的人。

D. 李欣在订货会上遇到了老同学王兵,便说“久仰,久仰,大学毕业后就各奔东西,今天再见到你,咱们一定要一醉方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文件指出,到2020年底各学校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课堂内容结合。

B. 前几天,一辆载有中国游客的大巴在从泰国甲米驶往攀牙的途中,车祸发生了,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可能是司机疲劳驾驶。

C. “纸上教学”引申自“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指的是一些像赵括一样在网上传授某种专业知识的人其实对这类知识的了解仅停留在书本层面。

D. 不少外国游客,在春节期间专程到中国旅游,体验过节的热闹氛围,“中国年”正逐渐被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认可,成为全球共同的节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