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平时夸夸其谈,显出自己很有能耐的...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平时夸夸其谈,显出自己很有能耐的样子,遇到一点事情就期期艾艾,摆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样的人怎么会讨人喜欢?

②王明远刚到山区支教时,看到赵家洼小学里课桌椅那么破旧,孩子们穿的衣服捉襟见肘,那时便萌生了要帮一帮他们的想法。

③神秘潜艇装备北海舰队,对中国海防力量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外媒纷纷发文猜测该型号潜艇的功率和潜航里程。

④1995年,朝鲜平安北道发大水,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灾民嗷嗷待哺,媒体引述朝鲜劳动党组织部的说法称,现阶段是朝鲜的“苦难行军”时代。

汉赋铺陈排比,文辞瑰丽,错彩镂金,散韵相间,句式不拘,以四言六言为主。篇末往往加上一个“讽谏”的结尾,即所谓“劝百讽一”。

⑥当前越野车市场品牌众多,在紧凑型SUV 车中,日产公司的“奇骏”是一款硬派车型,若论性能优越,该车型当仁不让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①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句中并不是指口吃,而是强调其遇事缺乏决断,犹疑无从下手。②捉襟见肘,意为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借以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亦比喻资金、物质条件以及能力上的匮乏或欠缺。正确。③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褒贬失当。④嗷嗷待哺,原指小鸟饥饿时叫着,等待母鸟来喂食。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多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正确。⑤错彩镂金,错:涂饰;镂:雕刻。涂绘五色,雕刻金银,装饰得十分工丽。形容诗文的辞藻十分华丽。正确。⑥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用错对象,不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便粉身碎骨也绝不改变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表示古圣先贤远超众人,尚且从师就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却耻于从师,所以他们和圣贤便有了天渊般的差距。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通过想象描写了快马加鞭,万箭齐发的战争场面,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人生使命和理想追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 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 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 作逸民。

(注)①刘著:安徽皖城人,北宋遗民,后仕于金。② 传邮:上传下达的文件、书牍。③区区:庸庸碌碌。④尧封:相传尧划天下为十二州,每州表封一山,以作祭祀。后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或故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取陶渊明笔下“无心以出岫的云”的意象,寄寓作者遭逢宋金易代的感慨:世事变迁,人世浮沉就如白云苍狗变幻无定。

B. 第二句使用典故,以出使北朝被扣留,终生不能南归的南朝诗人庾信自比,“南朝”“北朝”两词对举起到了强化情感的作用。

C. 颔联描述作者的公务活动状况和内心感受,“扰扰”“区区”的使用不仅有叠词的音韵效果,更收描述真切、表意强烈之功。

D. 颈联由远及近写泛舟所见的优美景象:两岸青山绵延流转,身侧白鹭傍船翩飞。但从诗歌抒情的角度看,应是以乐景衬哀情。

E. 诗人像李白、苏轼等古来许多文人那样在月夜泛舟、独酌,是因为置身月下就似“到了另一世界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苗晋卿,上党壶关人,进士擢第。开元二十三年,迁吏部郎中。晋卿性谦柔,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晋卿必含容之,略无愠色。二十九年,拜吏部侍郎。天宝一载春,御史中丞张倚男参选,晋卿以倚初承恩,欲悦附之,考选人判等凡六十四人,在其首。众知不读书,论议纷然。有苏孝愠者尝为范阳蓟令事安禄山具其事告之禄山恩宠特异谒见不常因而奏之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上怒,晋卿贬为安康郡太守,张倚为淮阳太守。敕曰:“门庭之间,不能训子;选调之际,仍以托人。”时士子皆以为戏笑。天宝三载,转魏郡太守,居职三年。上表请归乡里。既至壶关,望县门而步。小吏进曰:“太守位高德重,不宜自轻。”晋卿曰:“父母之邦,所宜尊敬。”大会乡党,欢饮累日而去。又俸钱三万为乡学本,以教授子弟。及朝廷失守,衣冠流离道路,多为逆党所胁,晋卿潜遁山谷,南投金州。会肃宗至凤翔,手诏追晋卿赴行在,即日拜为左相。既收两京,以功封韩国公,食实封五百户。肃宗晏驾,代宗践祚,诏晋卿摄冢宰。晋卿上表恳辞曰:“臣以昔者天子居丧之时百官听于冢宰者,盖君幼小。又士或墨,时遇金革,岂非衔恤,谓义在断恩。一日之内,万务在中,须达宸聪,始成国政。特乞陛下遵遗命,三日而听政。”上号泣从之。时晋卿年已衰暮,又患两足,上特许肩舆至中书,入阁不趋,累日一视事。永泰元年四月薨。太常议谥曰懿献。初,晋卿东都留守,引用大理评事元载为推官。至是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怀旧恩,讽有司改谥曰文贞。大历七年,令配享

肃宗庙庭。

(节选自《旧唐书·苗晋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苏孝愠者/尝为范阳蓟令/事安禄山/具其事告之禄山/恩宠特异/谒见不常/因而奏之/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

B. 有苏孝愠者/尝为范阳蓟令/事安禄山/具其事告之/禄山恩宠特异/谒见不常/因而奏之/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

C. 有苏孝愠者/尝为范阳蓟令/事安禄山/具其事告之禄山/恩宠特异/谒见不常/因而奏之/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

D. 有苏孝愠者/尝为范阳蓟令/事安禄山/具其事告之/禄山恩宠特异/谒见不常/因而奏之/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京:中国古代多个朝代有设立“政治副中心”的制度,这就是“陪都制”,也叫“两京制度”。

B. 食实封:唐朝封爵其实既无疆土也无封户,只有加实封者,才能实际享用其封户的租赋。

C. 墨:古代皇帝驾崩,举国皆哀,臣民要为国君服丧,按规制,丧服为黑色,叫“墨”。

D. 配享:经批准把功臣的牌位供奉在皇家(帝王)的宗庙里接受祭拜,就叫“配享”,这是一种很高的礼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苗晋卿主持科考,欺君遭到贬谪。他为了攀附御史中丞张倚,竟然把张倚不学无术的儿子录取为第一名,此事惹怒了玄宗,他被斥责贬官,一时传为笑谈。

B. 苗晋卿不忘乡里,出钱资助乡学。他是上党壶关人,对待故土非常恭谨,望见城门即改为步行,与乡亲们数日欢宴,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作为开办乡学的本钱。

C. 苗晋卿三朝为官,名望雅重当时。他活跃于玄宗、肃宗和代宗年间,曾经力辞百官之长;他上年纪后,又得了脚病,入阁不便,皇帝特许他不用快步急走。

D. 苗晋卿殁后改谥,有赖元载之恩。谥号是对人功过的评价;苗晋卿当年提携过元载,他去世后,元载感念他,劝说有关部门为他改了一个更为嘉美的谥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晋卿必含容之,略无愠色。

(2)及朝廷失守,衣冠流离道路,多为逆党所胁,晋卿潜遁山谷,南投金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6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快报形式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数据。

统计快报显示,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率最高,比上年增长15.48%,总投入为2802亿元。同时,各教育领域教育经费总投入均有所增长: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6%;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5%,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

(摘自2017年5月4日《光明日报》,记者杜冰)

材料二

图1 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与公共财政支出省际差异变动趋势

注:(1)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4-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省际差异系数由研究者计算得到;(2)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它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关键统计指标。差异系数越大,代表数据离散程度越高;反之,数据离散程度越低。下同。

图1呈现的数据表明,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省际差距变动趋势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12年期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阶段是2013—2016年期间,省域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差距略有扩大。总体而言,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系数在0.53~0.66之间,且各年份均高于公共财政支出省际差异系数。

图2 义务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省际差异

图2呈现的数据表明,2004—2016年期间,我国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呈缩减态势。与生均教育事业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更大。与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分布特点不同,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上高于普通初中,不过自2013年以后,两者之间的差距已显现出下降趋势。

图3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历年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异

图3呈现的数据表明,与义务教育的变动趋势不同,2004—2016 年期间我国高中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距特定年份呈扩大趋势。与中等职业学校相比,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距明显更大,不过自2015年以后,两者之间的差距渐趋缩小。

如何缩小省际差距?首先,推进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均衡分配,完善以公平目标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机制。其次,优化区域内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监测与评价体系。再次,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教育经费长效保障体系。

(摘自2018年2月10日《光明日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陈纯槿)

材料三

从整体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体现为整体中的局部短缺。

首先是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在一些教育发展指标上,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仍有提升空间。教育是解决好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补齐短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应继续实行倾斜政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抬高底部、夯实基础。其次是教育层次结构中的不平衡问题。从各层级看,高中阶段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教育是提升未来劳动力素养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基础。因此,解决好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平衡与协调问题,是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摘自2018年1月23日《光明日报》,作者: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安雪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据《光明日报》报道,2017年“五一”前后,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快报形式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数据。

B. 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快报显示,2016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整体上呈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各层次之间增长速度不均衡,高中(含中职)教育经费增长相对较慢。

C. 学者陈纯槿的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4-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材料二中三个图表中的数字都是政府公布的。

D. 《光明日报》作为一家中央级平面媒体,持续深入报道我国有关教育方面的新闻、刊载学者的深度研究文章,充分彰显了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据统计,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近十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异系数也降到了十三年来的最低水平。

B. 观察图1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和图2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省际差异系数变化曲线发现,与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较小。

C. 从图2和图3的数据曲线走势看,2004年到2016年间,我国的省际差异系数在义务教育阶段整体上呈缩减趋势,高中阶段某些特定年份则呈扩大状态。

D. 材料二中的三个统计图表告诉我们,省际差异系数越大,意味着各省间实际投入的相应财政经费的差别越大,不同地域和不同教育层次结构的不平衡也就越大。

E. 解决教育经费的均衡问题,既要完善以公平目标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机制,又要优化区域内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还要厘清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

3.解决我国当前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问题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隔河柳

忆明珠

小城有河,河边有柳,柳外有人家,人家屋顶上也有我家的一片烟霞。

那时候,我经常独自沿河溜达。清早或傍晚,出我家迎河的后门,沿河这岸,向前,过桥,到河那岸;再向前,再过桥,又转到河这岸。靠近我家的一段河道上,距离不等地排列着四座桥。我的散步,往往以绕遍这四座桥为一个回次。这样就从河两岸串连成一条“弓”字形的线路。两岸绿柳成荫,间有杂树生花。朝朝暮暮,我都在“傍花随柳过前川”,颇有点悠然自得。我对这条河倾注着深深的爱恋。尤其喜欢两岸的柳,婀娜临风,缱绻缠绵,不能不令人想起“一枝一叶总关情”那句话。

柳是水边风景的主体,有了柳,轻摇的小船和半露的红楼,才分外地点缀得宜,连水底琉璃世界若无柳的影荡漾其间,也会变得冷漠荒寂。早些年,我曾写过一篇《后门小景》,文中说到由于我居家临河,一出后门,便可见到“两个黄鹂鸣翠柳”,兴许还会碰上“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地处吴头楚尾,虽然不可能“窗含西岭千秋雪”,但“门泊东吴万里船”,却是司空见惯。曾有一位编辑远道见访,她说除了向我组稿,还要现场考察一下这地方,是否真像我在《后门小景》里所写的那样优美。我只不过借用了杜甫的三句诗,又何曾为我寄寓的这片土地妄赞一词!既然她满腔热情而来,我便不可不顺应她的要求。于是我陪她沿河而行。待走完了一个“弓”字,我问她观感如何,她十分肯定地回答:“漂亮,这地方很漂亮!”我心里却很抱歉,因为其时已近深秋,霜凋碧树,两岸的柳林,在寒风里摇动稀疏的枝条,境况颇为凄清。我希望能对这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有所补偿,便说:明年春天请你再来吧,来这河边看柳。最好在早春,有句谚语:“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第二年的五九、六九,她没有来。她当然不会来,柳有什么不寻常,何必到这河边看?———又不是洛阳的牡丹花!

但,在我则不然。因为我喜欢这条河,喜欢这河边的柳。特别在五九、六九的季节,大清早,沿河闲步,猛抬头忽见对岸柳林,经过一冬酣眠,像是睁开了睡眼,枝头浮现出一片微微的绿色。不,是绿意,———惺忪的、朦胧的,似乎还徘徊在梦境的边缘,尚未完全醒转来的一片绿意。我每见到这景象,便企图试加描述,总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我终于寻到了一句绝妙好词,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那句谚语:“五九、六九,隔河看柳。”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只是顺手一指:“看!”但这看,有季节———五九、六九;有间隔———河。这在你的眼中才可能发现浮动在柳梢头的那片绿意———惺忪,朦胧,虚无缥缈而生机勃发。中国诗歌中表现草木初萌景象的名句,如“绿柳才黄半未匀”、“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直写绿、黄和远、近,仍嫌拙笨。民谚八字,超以象外,渺乎言之,而绿、黄、远、近,自寓其中,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最妙的,应属“隔河”两字。在看柳的人与柳之间,如果仅仅拉开距离,一百步,二百步,那也不见得有什么意味。距离中间须有所隔,隔,产生距离以外的东西。隔山、隔墙、隔乱石堆,都是隔;对于看柳而言,最合适的还是隔着一条河。盈盈的波光如美目流眄,这隔,对于柳,无论当它梢头初绿,或柔丝渐长,或暗可藏鸦,都是不可取代的美丽的映衬。因而也是看柳所不可或缺的一隔。此岸的柳到彼岸看,彼岸的柳到此岸看。可即而不即,宁愿隔河相望,此中微妙,但可心领神会而已!

又到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季节,我迁离那小城已四年之久,__________此地也有河,河边也有柳,也可以让我隔河看去,但,我似乎毫无兴趣了。要知道,小城的那条河,跟我关系非浅。“文革”期间,我作为被“揪”出来的“牛鬼”或“蛇神”之一员,被发落到开河工地上“劳动改造”。这条河的诞生,我出过一把力。以后河边栽上柳,柳很快成了林,我又成了河边上的一个看柳的人。当时怎想到我参与开挖的这条河,竟成全了我“隔河看柳”的缘分?现在我离开了我参与挖的那条河,便失去了那河的一隔,也就失去我想望中的柳了!

(选自《白下晴窗闲笔》,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头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把河、柳、人家、烟霞组合在一起,文笔简洁淡雅,层次清晰,画意盎然,感情深挚,给人美好的感受。

B. 文中写编辑来访,一方面借她之口从侧面表现小城景色之美,另一方面引出下文对“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描绘和对其情致的揭示。

C. 本文结尾叙写作者在“文革”中的一段特殊经历,补充交代作者曾经生活过的小城带给作者的伤害,这为前面各段的描写和叙述笼罩上了阴影。

D. 文章的语言生动有味,比如“它似乎什么也没说,只是顺手一指:‘看!’”使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民谚“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绝妙的意味。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1)婀娜临风,缱绻缠绵,不能不令人想起“一枝一叶总关情”那句话。

(2)我只不过借用了杜甫的三句诗,又何曾为我寄寓的这片土地妄赞一词!

3.文中揭示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妙处,“河”和“柳”有什么样的关系?结尾写“又到了‘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的季节”,我却无心隔河看柳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