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手机使用的普遍化...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手机使用的普遍化,汉字书写由原来的硬笔转变为键盘和拇指。调查显示:37%的人    提笔忘字;22%的人写字依靠电脑;16%的人   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写得   没法看;13%的人听课   开会,最怕记笔记。   ,键盘化、拇指化带来了汉字书写水平的整体下降,使得人们对汉字    隔膜与疏离。

 

A

总是

/

于是

更加

B

难免

/

以及

所以

逐渐

C

经常

除了

基本

或者

/

越来越

D

偶尔

就是

大概

/

当然

慢慢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试题分析:文段谈的是当前汉字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第①句,用“偶尔”凸显不出问题的严重性,应该不对;第②句“把”字用的不恰当;第④句,“听课”和“开会”一次只能参加一种,用“或者”更合适。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日,麦家在央视节目《朗读者》中,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故事,读了一封他从未公开发表过的书信,在微博和微信中被广泛转发。

B.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医人要尽快从过去对“理想世界”的渴求中解脱出来,高度关注“真实世界”,从而把中医针灸这张“中国名片”擦得更亮,不断提高中医疗效。

C. 那些痛斥孩子深陷“网瘾”的父母,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做到了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D. 2017年新年伊始,辽宁舰编队在南海海域进行了多个项目和多型舰载直升机的训练试验任务,进一步锤炼了舰机融合水平和编队协同指挥能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成功的,所以不能因噎废食,给改革一定的时间才是对待改革的正确态度。

②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③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马放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而且阳光充足。

④这个城市很是繁盛,百业齐全,但米珠薪桂,幸好云飞收入稳定,不致衣食无着。

⑤这次班级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在聚会达到高潮时,大家谈及高中生话的点点滴滴,往事历历在目。

⑥中国封闭式小区的形成原因,从历史文化到市场运作等方面不一而足,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

(2)《离骚》中,屈原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爆发出痛苦烦闷、失意无奈而走投无路的浩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绝不改变自己,并以凶猛的鸟儿自比“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金兵南侵,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巴陵(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花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诗人先用“日日风”三字写出早春二月的洞庭湖畔春寒料峭的天气特点。

B. 第二句,接着再作渲染,直陈“春寒未了”,一个“怯”字写出了诗人心里的畏惧。

C. 第三句,诗人写出了海棠鲜洁艳丽,像少女一样具有胭脂美色且敛眉含羞的神态。

D. 第四句,写海棠花毫不吝惜自己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毅然在寒风冷雨中绽放。

E.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抗金到底的坚定决心,也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屈膝投降的不满。

2.这首绝句题为“春寒”,但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俊,字待用,莆田人。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性侃直,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帝大怒,下诏狱考讯。太监怀恩力救,俊得谪姚州判官。寻以正月朔星变,帝感悟,复俊官。调湖广,以雨雪灾异上疏言时政得失,又言德安、安陆建王府,工役浩繁,财费巨万,民不堪命,乞循宁、襄故事,一切省俭,勿用琉璃及白石雕栏,请著为例,不从。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俊身入武巢,武请自效,悉擒贼党。王府征岁禄,率倍取于民,以俊言大减省。宁王宸濠贪暴,俊屡裁抑之,王请易琉璃瓦,俊言宜如旧。王怒,伺其过,无所得。会俊以圣节按部,遂劾奏之,停俸三月。寻以母忧归。正德四年起抚四川,眉州人刘烈倡乱,败而逃,俊绘形捕,莫能得。会保宁贼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继起,势益张,转寇巴州。猝遇之华垄,单舆抵其营,譬晓利害,贼罗拜约降。淫雨失期,复叛去,攻陷通江。俊击败之龙滩河,遣知府张敏等追败之门镇子,遂擒廖惠,本恕、廷瑞为永顺土舍彭世麟所擒。捷闻,玺书奖励。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世宗即位,起刑部尚书。会暑月经筵辍讲,举祖宗勤学故事以谏。数为帝言亲大臣,勤圣学,辨异端,节财用。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中外想望其风采。中官崔文家人李阳凤索匠师宋钰贿不获,嗾文杖之几死,下刑部治未决,而中旨移镇抚司,俊留不遣,力争不纳。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又明年,疾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明史林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B. 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C. 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D. 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事,官名,我国古代封建品级制度中的底层办事官吏。

B. 圣节最早起源于唐朝,后来历代皇帝及太后生日皆称为圣节。

C. 母忧,母亲去世。古代官员任职期间,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

D.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一般由翰林学士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俊不惧权贵,嫉恶如仇。他上书请求斩杀妖僧继晓,并治罪太监梁芳,惹怒了皇上;多次抑制宁王朱宸濠,遭到宁王弹劾,被停俸三个月。

B. 林俊心系百姓,为民请命。德安、安陆建造王府工程浩大,耗费钱财;王府向百姓增收岁禄,百姓不堪忍受;林俊上书力争,都得到了解决。

C. 林俊胆识过人,剿贼有方。在华垄突然遇上贼人,林俊到贼营劝降了他们,因为大雨误了日期,贼人又叛乱,最后在林俊指挥下,贼寇被消灭。

D. 林俊为官持正,直言敢谏。他多次劝谏皇上亲近大臣,勤于圣学,明辨异端;不按圣旨,坚持留下崔文不肯移交镇抚司,并极力向皇上谏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俊身入武巢,武请自效,悉擒贼党。

(2) 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