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下列与作者有关的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对他的敬重,...

读下列与作者有关的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霍金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对他的敬重,不仅在于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巨大贡献,还在于他对人类的这些贡献,是在身患绝症,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作出来的。一见到霍金的名字,不禁使人想到了高士其。

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高士其的名字很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少年来说,高士其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高士其”三个字频频出现在报刊电台和中小学的课本上,如果要说偶像,高士其可是那个时代许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霍金与高士其,两人何其相似乃尔!

其一,他们都是科学家。

其二,他们都是身患绝症,全身瘫痪的科学家。

1927年,高士其入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攻读细菌学,次年,在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严重后遗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造成全身瘫痪。那一年,高士其23岁。

1962年,霍金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也是在“次年”,体检时,被确诊患上了 “肌萎缩性脊髓索硬化”这一无法治愈的疾病,后来,身体每况愈下,以致全身瘫痪。那一年,霍金才21岁。

其三,他们的科学研究,都是在身体致残以后,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极为艰难的情况进行的。

高士其致残后,他仍以超人的毅力,坚持学完了细菌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回国后,他的工作的重心转到了科普创作上。他的手瘫痪后,笔握不住了,甚至连说话也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创作。他先打好腹稿,然后艰难地发出模糊的喉音‘嗯嗯、喔喔’,一个字一个字地口述,由秘书、妻子和护士记录整理。有时为了弄清一个字,往往要反复哼二十几遍,记下一段话,要用半天时间……

霍金致残并瘫痪后,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只能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他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的。平常,霍金看书必须依赖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写作则是以平均一分钟输入10个单词的“慢”速度进行……  

最终,他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从这两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品质?

(2)从这两人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身残志坚,永不倒下,顽强奋斗,决不屈服于悲惨的命运。(2)要想取得巨大的成就,必须具有巨大的毅力和超人的意志力。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这两人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品质”,这是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到文中圈出写“霍金”和“高士其”言行举止的内容,然后圈出作者自己或借他人之口对人物做出评价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即可。如“霍金与高士其,两人何其相似乃尔!其一,他们都是科学家。其二,他们都是身患绝症,全身瘫痪的科学家”,这说明二人有共同之处,身份相同,遭遇一样;如“其三,他们的科学研究,都是在身体致残以后,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极为艰难的情况进行的”,他们的表现一致,都是身残志坚,永不倒下,顽强奋斗,决不屈服于悲惨的命运。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这两人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这是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文中最后说“最终,他们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两人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上文是他们取得成就的原因。从上文来看,霍金和高士其都是身患绝症,且都是全身瘫痪,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如高士其“致残后,他仍以超人的毅力,坚持学完了细菌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他的手瘫痪后,笔握不住了,甚至连说话也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创作。他先打好腹稿,然后艰难地发出模糊的喉音‘嗯嗯、喔喔’,一个字一个字地口述,由秘书、妻子和护士记录整理。有时为了弄清一个字,往往要反复哼二十几遍,记下一段话,要用半天时间”,如霍金“只能借助3个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他的演讲,就是采用这样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方式进行的。平常,霍金看书必须依赖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写作则是以平均一分钟输入10个单词的‘慢’速度进行”,他们的成就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中取得的。考生围绕这些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霍金的中国学生吴忠超教授这样介绍史蒂芬•霍金:在相对论和引力论领域,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一项工作是和彭罗斯一起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第二项工作是创立了黑洞物理理论,其中有黑洞的无毛定理和黑洞视界面积增加定理;第三项工作是研究极早期宇宙和宇宙的创生,其量子宇宙学使人们单独地从科学定律即能预言出宇宙中的一切。而他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在他患卢伽雷病(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后的40年间所做的。在科学史上有许多残疾科学家,但是像霍金这样残疾到这种程度的则绝无仅有——21岁就患病,几十年被禁锢在特制的轮椅上,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活动,不能讲话,与人交谈要靠计算机合成语言,有了新的想法也只能通过三个手指“敲击”进语言合成器里保存……可就是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却把研究的目标直指浩瀚的宇宙。

在《果壳中的宇宙》一书中,霍金引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里一句充满诗意的台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里,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这句台词形象地道出了霍金的崇高精神追求,使人们亲眼看到了“果壳”中的那个挑战命运的不屈的灵魂。他曾说:“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没有什么能打倒自己。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在少年霍金的心中,崇拜的不是歌星或球星,而是贝特朗•罗素,一位不知疲倦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

那么你呢?你怎么看待霍金?十年前,一家青少年调查机构调查出我国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歌星刘德华、影星刘晓庆、球星贝利,“三星高照”。你又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查看答案

课文中霍金对宇宙未来的预言,你怎么看?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话引自霍金2002年8月15日在浙江大学的公众演讲《膜的新奇世界》,读后请用其中的原句提炼本段的要点,并同课文做比较阅读,说说霍金在介绍深奥理论时喜欢采用什么方式来让听众听明白?

“按照我的意见,膜世界启始的更远为吸引人的解释是,它作为真空中的起伏而自发产生。膜的产生有点像沸腾水中蒸气泡的形成。水液体中包含亿万个H2O分子,它们在最靠近的邻居之间耦合,并且挤在一起。当水被加热上去,分子运动得更加快,并且相互弹开。这些碰撞偶然赋予分子如此高的速度,使得它们中的一群能摆脱它们的键,形成热水围绕着的蒸气小泡泡。泡泡将以随机的方式长大或缩小,这时液体中来的更多的分子参与到蒸气中去,或者相反的过程。大多数小蒸气泡将会重新塌缩成液体,但是有一些会长大到一定的临界尺度,超过该尺度泡泡几乎肯定会继续成长。我们在沸腾时观察到的正是这些巨大的膨胀的泡泡。”

 

查看答案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常常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事理。下列两个比喻句各自说明了什么道理?

①“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②“这有一点像是再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它是完全不同的生命。”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⑴泉上有桥泉边有楼,桥是竹桥,楼是木楼,_______,竹与竹撞击,发出萧萧瑟瑟的声音。

⑵我认为,一切已经成功的企业和成功的人士,都是创业者努力“颠覆”的目标,因此,要鼓励大家去______,而不是去敬仰和朝圣。

①海风从山隙处吹过来,楼前植竹    ②楼前植竹,海风从山隙处吹过来

③挑战微软、挑战联想、挑战海尔    ④挑战海尔、挑战联想、挑战微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