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本文是一篇对话式的文章,主要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构思全文的。所以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第三部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查看答案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查看答案

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查看答案

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孟子怎样回答的?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轲,字     ,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 “    ” ,称其为“    ”。《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      编成,全书共7篇,是    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朱熹将《孟子》与               合在一起称“四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