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初春的马鞍山采石矶公园,万树梅花...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初春的马鞍山采石矶公园,万树梅花盛开,一时游人如织,游客们重足而立,愉快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②瓷胎竹编工艺品采用纯手工制作,它的“精选料、特细丝、密藏头”等技术在众多民间工艺中独树一帜。

③美韩近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如举行带有大规模对朝作战方案的军事演习等,使半岛局势更加波谲云诡。

④唐太宗在位时,师心自用,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⑤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全球和区域性合作如影随形,国家与国家间的相互合作日益紧密。

⑥呈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让观众从中找到自己,引起强烈共鸣,这就是冯小刚电影屡试不爽的成功原则。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⑤⑥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①“重足而立”,后脚紧挨着前脚,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与“愉快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语境不和;②“独树一帜”,谓树立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此处符合语境;③“波谲云诡”,意思是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形态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构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样千姿百态。后多形容事物变幻莫测。此处符合语境;④“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此处望文生义;⑤“如影随形”,指的是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此处用错对象;⑥“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符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国搜罗六国财宝、财宝来源之广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________”这样违背人之常情的诗句表达出农人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三堂东湖作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蝃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①三堂,唐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刺史宅中庭园名。②蝃蝀(dìDōng),彩虹的别称。③鵁鶄(jiāo jīng),即鹭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从满塘秋水入题,描绘东湖碧绿清澈的湖水,从侧面写出东湖之美。

B. 第二句写开放在湖面的十亩菱花,平展在如明镜般透明的水中,别具特色。

C. 颔联写横跨水上如彩虹的新桥和湖岸边芳草上静静睡着的鹭鸶,相互照应。

D. 颈联写了月亮在明净的湖底投下影子,湖边山峰的倒影如朵朵盛开的莲花。

E. 作者移步换景,将湖水、月光、芳草等景物次第展开,构成了迷人的画卷。

2.赏析本诗尾联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哀间为右将军;祖父丹,王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皆有名前世。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蜀郡太守张穆,丹之故吏,乃重资送范,范无所受,与客步负丧归葭萌。载船触石破没,范抱持棺柩,遂俱沉溺,众伤其义,钩求得之,疗救仅免于死。穆闻,复驰遣使持前资物追范,范又固辞。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

后辟公府,会薛汉坐楚王事诛,故人门生莫敢视,范独往收敛之。吏以闻,显宗大怒,召范入,诘责曰:“薛汉与楚王同谋,交乱天下,范公府掾,不与朝廷同心,而反收敛罪人,何也?”范叩头曰:“臣无状愚戆,以为汉等皆已伏诛,不胜师资之情,罪当万坐。”帝怒稍解,因贳之。由是显名。

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肃宗崩,范奔赴敬陵。时庐江郡掾严麟奉章吊国,俱会于路。麟乘小车,涂深马死,不能自进,范见而愍然,命从骑下马与之。不告而去。麟事毕,不知马所归,乃缘踪访之。或谓麟曰:“故蜀郡太守廉叔度,好周人穷急,今奔国丧,独单是耳。”麟亦素闻范名,以为然,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世伏其好义。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

B. 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

C. 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

D. 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京兆: 西安古称,汉朝以后对都城辖域的称谓,所辖范围相当于都城及其附近地区。

B. 服竟: 指服丧期满。旧制,长辈或平辈亲属死去后,要在一定时期内守孝表示哀悼。

C. 廷尉: 古代官职名,掌管全国的军事、战争。王莽篡权时改称士﹐东汉时复称廷尉。

D. 匈奴: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也称胡,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的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廉范少有孝行,远赴西州迎丧。其父客死他乡,十五岁时,在运回父亲灵柩途中,发生了船触石沉没的意外,如果没有人及时相救,他就淹死水中。

B. 廉范不忘师恩,冒死安葬薛汉。他的老师薛汉因楚王的事情而株连被杀,薛汉的故旧门生没有人敢去探看,只有廉范不顾危险,安葬了老师的尸体。

C. 廉范不畏强敌,军事才能很高。他在担任云中太守时,突遇匈奴进犯,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按惯例求援,巧妙迷惑敌人,最终获取了这次战斗的胜利。

D. 廉范周人穷急,获得一致好评。他曾经在奔赴肃宗国丧的路上,把自己骑行的马匹送给一位不相识的官员,连姓名也不曾留下,时人对他评价很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2)麟亦素闻范名,以为然,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摘编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材料二: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材料三: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与去年同期511万人相比略有增长;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近4.9%这样的低水平,就业比较充分。(摘编自《中商情报网》)

材料四: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7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认为,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从城镇建设、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即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推动城镇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聚式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保障城镇化的质量、效益和福利,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推进。在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受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坚持集约、绿色、节能、环保理念。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尊重市场、尊重农民,在公平竞争下让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摘编自《2017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发展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下列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改革开放以来,从常住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城市数量和建制镇数量等方面看,我国城镇化发展异常迅猛。

B.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C.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

D. 从材料三表一来看,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总体情况呈趋好发展态势,单月就业人数同比皆有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化起点是比较低的,而此后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快,这与改革开放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是有密切关系的。

B. 新型城镇化要做到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并确保高

校毕业生在城镇化进程中有较高就业率。

C. 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到城镇就业,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民进城务工加大帮扶力度。

D.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仅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接近2.8亿,外出务工的超过1.6亿。

E. 材料三表二主要揭示了我国2017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的变化,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农民工就业的高度关注。

3.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布衣之交

石兵

谁也没有想到,退了休的张县长和修自行车的老刘头成了至交。

过去,张县长在任时,出入有专车接送,往来前呼后拥,他对于在县政府门口修自行车的老刘头基本上是视而不见的。只是偶尔,张县长在车上会看到坐在小马扎上摆摊的老刘头,也偶尔,张县长会询问一下秘书,在此处摆摊是不是符合规定?会不会影响市容?

其实,张县长也就是随口一问,他心里装的事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有余隙容纳老刘头这个平头老百姓,全县四十多万人,张县长批个项目下个指示,就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他常常感到压力巨大。

张县长在这个县一待就是三十年,从基层办事员一步步升到一县之长,其间经历的风风雨雨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也不能对外人道,因为,官场上的事有许多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一点,张县长一直到退休也仍然有着许多搞不明白的地方。

退休那天,张县长老泪纵横,发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离别感言,却不料,走出办公楼大门后却患上了失语症。

回到家里,张县长的家人发现他不会说话了,走在外面,所有人都发现,这个常在电视里面侃侃而谈的县长沉默得像一块石头。

张县长爱上了闲逛,也偶尔会听听别人说话,但他很快发现,那些人说的话自己根本就不明白,吃喝拉撒有什么好说的,鸡零狗碎有什么好听的。张县长无奈,只得找自己的老下级们,可是,他很快发现,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变了,特别是原本百依百顺的王秘书,只是随意敷衍着自己,他服务的目标变成了新上任的李县长。百般无趣之下,张县长只得继续自己孤独的闲逛,为了走得更远,他还特意骑上了自己十多年没骑的那辆老自行车。

自行车十多年没骑,自然是毛病多多,不久就出了各种问题,此时,张县长突然想起了在政府大楼门前修自行车的老刘头。

当张县长来到老刘头摊前时,老刘头居然没认出这位就是当年本县叱咤风云的张县长,他一声“来喽您哪”竟让张县长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与亲切。

老刘头以为自己是普通老百姓,张县长也不点破,反而也真像个老百姓似的说起了家乡的土话。这话一出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张县长竟然又会说话了,虽然不像在台上做报告一样咬文嚼字,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舒服畅快,说着说着,张县长发现自己竟然也说粗话脏话乡言俚语了。

就这样,张县长和老刘头成了好友,他每天都要骑自行车来到老刘头摊前聊天,老刘头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就连这政府大楼里面的各种隐秘也都了如指掌。至此,张县长这才知道了许多自己当年的奇闻逸事,什么讲排场好面子,什么好吹牛搞形式,张县长听得无地自容,禁不住跟着骂了一声:“这个龟儿子,毛病恁多啊!”

不料老刘头却摇了摇头,说:“老张啊,这话你说错了,这前任张县长虽然小毛病多,但大节上还是过得去啊,不贪污不受贿,也办了不少实事,如今安全着陆,也是喜事一件嘛。”

张县长听得目瞪口呆,想起当年他在车中对老刘头指指点点,禁不住脸红耳赤。

其实,张县长不知道的是,当年他在专车里对老刘头指指点点的时候,老刘头也在车屁股后面对着他指指点点,只不过,说的不是这符不符合规定影不影响市容,而是说,总有一天,这车里面坐的人也要和咱一样,变成个平头老百姓,拿个马扎坐在这儿,一坐就是一整天。

老刘头说得一点没错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先写张县长和老刘头成为至交,然后展开故事情节,使用倒叙手法,打破叙事的正常顺序,引人入胜。

B. 张县长在任时,出入有专车接送,往来前呼后拥,卸任后却患上失语症,这是张县长强烈的权力欲望所致。

C. 小说中有伏笔。例如张县长在车上向秘书询问老刘头在县政府门口摆摊的细节,与后文修车聊天内容照应。

D. 在老刘头和张县长的交流中,老刘头的话,让张县长有了更多的反思,使他体悟到“布衣之交”的难能可贵。

2.小说中张县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老刘头说得一点没错”一句结尾有何意蕴?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