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著导读(三道题目,任选其一作答) (1)请用个具体情节或事件证明《家》中的觉慧...

名著导读(三道题目,任选其一作答)

(1)请用个具体情节或事件证明《家》中的觉慧是一个叛逆的典型。

(2) 《红楼梦》中有两位重要女子都创作了出色的咏“柳絮”的词章,其词如下: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根据上面两首词的写作风格和所表达的意境,判断它们的作者是谁,说说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3)《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的苦难遭遇是千千万万劳动者悲惨生活的缩影。作家通过冉•阿让的形象反映了穷苦人民的深重灾难,揭露和控诉了当时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请结合情节分析冉•阿让的性格特征。(不少于三点)

 

(1)如:①反抗祖父。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高老太爷勃然大怒。(2)②向鸣凤示爱。高公馆的三少爷觉慧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他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枷锁,真挚而热烈地爱着鸣凤。在觉慧的眼中,鸣凤是那般美好,美丽、聪明、贤惠,觉慧在心里默默地如痴如醉地爱着她,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3)③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冉阿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人。从出身、经历、品德、习性各方面来说,他都是一个劳动者。他体现了劳动人民各种优秀的品质,他是被压迫、被损害、被侮辱的劳苦人民的代表。(1)倔强不惧强权(2)本性善良。冉阿让命运的悲剧一开始是因为偷窃,而他偷窃面包的初衷是为了姐姐家的七个饥饿的孩子,这本身就是出于内心的善良。(3)无穷无尽的人道主义爱心.。这种爱,能感化凶残的匪帮,甚至统治阶级的鹰犬,并在悲惨世界里创建了滨海蒙特勒伊这样一块穷人的福地,真正的“世外桃源”。于是,人道主义的仁爱在小说里就成为了一种千灵万验、无坚不摧的神奇力量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1)题注意根据原文的情节论证,可从“反抗祖父”“向鸣凤示爱”“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入手分析,注意结合情节,分析如何体现叛逆性,如“向鸣凤示爱”桂树情节后重点分析“已经完全超越了主仆的等级界限”。(2)题注意根据诗中的“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分析林黛玉“蔑视功名权贵”“热衷于‘仕途经济’”,进而判断人物。(3)注意首先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然后根据原文的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如根据“冉阿让命运的悲剧一开始是因为偷窃,而他偷窃面包的初衷是为了姐姐家的七个饥饿的孩子,这本身就是出于内心的善良”概括其“本性善良”的形象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____。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____。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____,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这种感受一直在心里,如此温暖,又如此自然。

台北的天空,刚下过小雨,跑道边有些许积水,天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诗意。

没有意外,没有文化上的冲击,没有任何特别的异样。

低头,猛然发现机翼下的风景已从港岛的摩天大厦变成了鱼池与田野。

有的,只是一种从未离开的熟悉。

飞机一落地,我的耳边便传来空姐清脆的笑声。

A. ④①③⑤⑥②

B. ①③⑤④⑥②

C. ④②⑥③⑤①

D. ①④⑥⑤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化和语言是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一体两面,在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中存在不可或缺的地位,离开文化去谈论汉语言与中国文字,好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 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

C. 此次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供给侧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方面能否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是最重要的。

D. 镶嵌着云石围板的紫檀木罗汉床,体现了古人以朴为雅的审美原则,彰显了古人追求的“清雅”品位,反映了古文人推崇的生活景致和精神向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7年世锦赛女子链球决赛后,“九朝元老”张文秀宣布退役,现役队员乏善可陈,中国链球项目人才堪忧。

②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③在2017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清华大学实至名归,升至48名,进入了世界前50强,国内排第1名。

④帕金森症患者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⑤再过几个月就要升入高二了,一年时光,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⑥市图书馆阅览室里,不少市民安之若素,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少人把读书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本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用心很浮躁的。

(2)杜甫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在《寡人之于国》中有同样意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经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