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小张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高兴地回答...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小张接到几个朋友来访的消息,高兴地回答:“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B. 小李在应聘信上写道:“日前惠顾贵公司的网站,得知招聘网络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

C. 王主任在招商会上恳切地说:“欢迎各位投资山区建设,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D. 小赵偶遇某同窗好友,寒暄过后询问对方家人情况:“令慈身体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得体。A项,府上:敬辞,尊称别人的家;B项,惠顾:敬词,用于感谢别人的光顾;C项,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历经8000余年的风风雨雨,粟和黍这些古老的物种及以其为代表的传统耕作系统不但没有灭绝消失,而是在敖汉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B. 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思想认识飞跃与实践路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C.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它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互通的基础建设,它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和“路”。

D. 在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的风波尚未平息的时候,又被网友指出该剧涉嫌侵权使用昆曲演员演唱的《牡丹亭》曲调录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姝在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中一举夺冠,她的一夜走红在观众中引发了诗词热。

②近日各处人员有不告假而行者,有久假不归,托故续假者,有散于各地自由行动者,若不严加惩处,必致纪律扫地。

③天灾猝不及防,人心终归充满力量。九寨沟地震中的生死离合和互相救助令人感佩。

④对于年轻人,只要他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打打台球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用来赌博就很不应该了。

⑤山西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旅游日不再免票的行为,使这座扬名三晋的民俗宝地越发像个商人一样锱铢必较

⑥只因喜爱书画的心思自幼及长愈演愈烈,时或搦管染翰,虽条件简陋也不以为然,勉力为之。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__________。”

(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固如一死生为虚诞,_____”这两句暗含着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3)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希望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过  岭

【宋】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③这里江南指虔州。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悲伤痛苦。

B. 颔联对仗工整,诗意隽永。“醉中”对“梦里”,似梦似幻;“江南”对“海外意蕴悠长:南迁七年如梦境,今日北归如宿醉。

C.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D. 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E.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2.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日:“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日:“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日:“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日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由自己取定的,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对自己称字,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某种志趣或情感。

B. 刺史,原为巡查的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太守。唐白居易曾任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C.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D.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追加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好言劝说张献甫,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 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担任东都留守时,李纳士兵路过滑州,贾耽没有采纳手下让李纳士兵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 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 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他还淳厚有德行,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亲近他,也看不到他的喜怒。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人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