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与节日勃发的活力。

②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團广阔,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端午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③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过端午不应仅是享受传统节日的温情,更应是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从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④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端午传统节俗中的门口挂艾、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成为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时那种情形下,这首民谣带给人们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古老的避瘟保健的节俗涵意,符合了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籍的民俗心理。

⑤人是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的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物质层面的生存,也需要文化的廷续。屈原等爱国志士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⑥今天,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中廷续更新。

⑦端午节俗中对自然时气的避忌、历史先贤的崇敬,均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精神的保 与养育,在端午这个盛大的夏季节用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观念与家国情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5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端午节历史久影响广,其节俗虽地区间各不相同,却是共性大于差异,是中国人共同的节日。

B. 端午节被称为“卫生节”,因此有门口挂艾、艾水洗浴、佩戴药草香包等避瘟保健的节俗。

C. 在今天,对端午节俗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对于我们建构与创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D. 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这完全得益于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总体呈“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结尾段强调了盛大的端午节日中蕴含着生命观念和家国情怀。

B. 文中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证明了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且具有丰富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C. 文中以“非典”时期一首民谣的流传为例,论述了以消灾避疫为主题的端午节俗的现实意义。

D. 第⑤段按时间顺序回顾了追悼屈原逐渐被纳人端午节俗的过程,突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并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可使端午在现代生活中更好地延续更新。

B. 现在过端午节我们在享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温情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

C. 出于文化延续的需求,人们在食粽与飞舟竞渡等端午节俗之外,又加人了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

D. 从避忌自然时气、崇敬历史先贤的端午节俗中可以感受到对于个体生命和群体精神的保护养育。

 

1.C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其节俗虽地区间各不相同,却是共性大于差异”错,文中为“虽然各地节日习俗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B因果关系倒置。D“端午节的周期性讲述”只是其中一个条件。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B项“列举端午的多个名称并不能证明“端午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C项“文化延续”是结果不是动因。原文说: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被赋予了历史和伦理的意义,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而屈原的故事,也正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才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辆奔驰轿车强行变道时,被一辆比亚迪撞翻。比亚迪车主唐先生把行车记录仪拍摄的事故发生过程放到了网上,一些网友认为他做得好,称赞他“干得漂亮啊,就应该撞他”,并向他求教经验。交警的事故认定书,更为比亚迪车主赢得了“马路侠客”的赞誉。

后来唐先生在微信群发语音说:“如果不是对方负全责,我一般不会去撞,只要是对方负全责我就去撞。”此话一出,有人开始指责他故意撞车、涉嫌谋杀,先前被称道的唐先生又成了大家批评的对象。

唐先生后悔的并不是当时没有刹车,而是把语音发到了网上。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事物不断产生。当第一艘汽船(蒸汽机船)被发明的时候,它的续航能力非常差,所以当时帆船主都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在汽船上花力气;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它传播信息的能力相当强,所以一些人认为,通过网络就可以习得很多知识,没有到校求学的必要了。

当今世界,新生事物更是层出不穷,类似上述现象也并不鲜见。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新生事物呢?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表述严谨,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如何复兴传统民族文化?一些有识之士怀着一种文化自觉,已经开始探索。其中一个方向是通过对传统服饰的恢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并不平坦,比如有人穿汉服上街常常会被人误认成日本人或韩国人。就是那些认可穿民族传统服饰的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民族服饰的穿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平常工作上班,可以穿现代时装,在传统节日或重要场合,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恭贺兄长弄璋之喜,祝小侄子健康成长,光耀门楣。

B. 你家公子在公司担任高管,爱女是记者,堪称椿萱并茂。

C.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 王军对李明说:“你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些古镇不仅是中国特色区域文化的缩影,更负载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观念,展示出在时代和历史交汇处的新生之姿。

B. 一辈子,一部书,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穷尽半个世纪光阴潜心研究《红楼梦》的中国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却说“我下的都是笨功夫”。

C. 这篇文章涉及到多个话题,如新教材、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高考作文等,都是从事语文教育的人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D.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升空发射后,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成功构建,标志着中国量子科学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