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下列选项中,用语全都不得体...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下列选项中,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

①女士们、先生们:②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③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感到荣幸之至。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⑤目前,已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⑥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一睹长城的风采吧!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用语全都不得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本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语境,“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暑期某学校学生研学团所作的解说词”,第①处“女士们、先生们”使用不当,与“学生”这一身份不合,应改为“同学们”;第②处“莅临”使用不当,多用于书面用语,多用于贵宾 ,尤指上级到来,此处应改为“来到”;第③处,“荣幸之至”使用不当,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此处应改为“非常高兴”;第⑤处,“拜谒”使用不当,拜访谒见,参拜瞻仰(陵墓、碑碣等处),此处应改为“参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一个难题在于推动协同创新、突破行政区划的壁垒限制、围绕大的产业价值链形成城市间分工协作。

B. 此次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供给侧结构调整,主要关注学生在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方面能否有更多的实际获得是最重要的。

C. 冰壶世界杯作为确定北京承办冬奥会后首个落地中国的冬季项目国际赛事,承载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积分赛的重要使命。

D. 姚剧《王阳明》通过悟理、立功、治理社会等情节,以传记体的方式,揭示了他格竹、剿匪、传道讲学等文治武功的一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1月9日,朝鲜接受韩方举行会谈的提议,表明韩朝政府间会谈终于重启,此消息真是石破天惊

②政协委员们将不忘初心,敬终如始,在新时代发展大潮中,以新业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③来自北京的教育专家提醒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一定要重视复试,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功亏一篑

④他对喜爱京剧艺术的青年学生关爱有加,热情帮助,不胜其烦地给他们说唱腔、教身段,任其录音录像。

⑤黄大年秉持“祖国的需要至上”的人生信条,为实现科技强国梦处心积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⑥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清末民初的线装书《千家诗》,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那些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麻平晚行

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百年”和“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空进行交织,使诗人的愁绪变得更加浓重。

B. 颔联写出了诗人“寻道”而不得,只能靠辨听泉声而聊以自慰,排遣内心的苦闷。

C. 颈联通过“涧叶”“山花”等意象,写出作者陶醉于仙境般的景色,无须分色,不必辨名。

D. “风急暮猿清”描写了暮色中风的呼啸声、猿的哀鸣声不时传来的凄清景象,以景结情。

E.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首尾两联淋漓尽致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清新,质朴无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庠,字周彦,荣州人。父梦易,登皇祜第,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司以闻,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尝摄兴州,改川茶运,置茶铺免役民,岁课亦办。部刺史恨其议不出己,以他事中之,镌三秩,罢归而卒。母向氏,钦圣宪肃后之姑也。

庠幼颖悟,七岁能属文,俨如成人。年十三,居父丧,哀愤深切,谓弟序曰:“父以直道见挤,母抚柩誓言,期我兄弟成立赠复父官,乃许归葬,相与勉之。且制科先君之遗意也,吾有志焉。”遂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蚤岁上范纯仁、苏辙、张商英书,皆持中立不倚之论,吕陶、苏辙皆器重之。

元祐中,吕陶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荐之,庠以宋邦杰学成未有荐者,推使先就,陶闻而益加敬。未几,当绍圣诸臣用事,遂罢制科,庠叹曰:“命也,无愧先训,以之行已足矣。”

崇宁壬午岁,应能书,为首选。京师蝗,庠上书论时政得失,谓:“中外壅蔽,将生寇戎之患。”张舜民见之,叹其危言。下第径归,奉亲养志,不应举者八年。

大观庚寅,行舍法于天下,州复以庠应诏。庠曰:“昔以母年五十二求侍养,不复愿仕,今母年六十,乃奉诏,岂本心乎?”时严元祐党禁,庠自陈:“苏轼、苏辙、范纯仁为知己,吕陶、王吉尝荐举,黄庭坚、张舜民、王巩、任伯雨为交游,不可入举求仕,愿屏居田里。”以弟序升朝,赠父官,始克葬,葬而母卒。

终丧复举八行,事下太学,大司成考定为天下第一,诏旌其门。朝廷知其不可屈,赐号“处士”。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竞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太后念其姑,尝欲官,庠以逊其弟、侄及甥,且以田均给庶兄及前母之姊。庠卒,孝宗谥曰贤节。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B. 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C. 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D. 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司是古代的三个官署,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同,五代、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B. 元祐是古代帝王年号,中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文中“崇宁”“大观”“庚寅”都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C. 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在京师设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D. 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指那些不愿“出仕”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庠的父亲代理兴州太守期间,因改川茶运遭到刺史中伤,被削除了三等职,回家后去世。

B. 王庠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机会让给了已经学成的宋邦杰,吕陶知道后更加敬重他。

C. 京城遭蝗害,王庠上书论述时政得失,张舜民见到他的上书,感叹他言论正直,敢于直言。

D. 州里让王庠应诏,王庠认为这不是自己的本意,又逢元祐党禁很严,不愿应举求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以直道见挤,母抚柩誓言,期我兄弟成立赠复父官,乃许归葬,相与勉之。

(2)当绍圣诸臣用事,遂罢制科,庠叹曰:“命也,无愧先训,以之行已足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