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小令,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 吉 风风雨雨...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小令,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  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1.本曲“三千丈清愁鬓发”一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2.最后三句“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1.本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愁思和感怆。2 2.这三句写窗外人家门前的杨柳给这家人带来了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反衬出游子天涯漂泊的孤独之感。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三千丈清愁鬓发”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显示了作者进入垂暮之年而不堪回首平生的颓然心境。白发皤然,犹漂泊于客乡,诗人的“情绪”、“客怀”、“心事”,就是不言而喻的了。所以这句诗说明自己白发因愁而生,表现了愁思的深长。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蓦见人家”以下三句,陡然一转,将视线移向窗外人家,这家门前的杨柳如含烟雾一般,长得与屋檐相齐,充满着春来柳发的一片生机,给这家人家带来盎然的春意和生活的情趣。此情此景,更反衬出游子天涯飘泊的孤独之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出下面名句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_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 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4)层峦耸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

(5)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回答文后各题。

父 亲

胡德斌

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一天,她背了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

“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嗯。”她应着。

“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她合上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第2段中画线的“那个女人”改为“媳妇”好不好?为什么?

2.第9段画线处的描述语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小说倒数第二段中的“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中“熟悉”指什么内容?“遥远”又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熟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小说理解鉴赏不当的两项(   )

A. 文中的“她”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美院大学生,正为作品发愁时,热情的“父亲”主动为“她”解决了这一难题。

B. “他”是一个被儿子及儿媳遗忘了的慈祥、温厚、孤独、苍老的老人。展览馆的素描正是他真实形象的写照。

C. 结尾一句“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与开头“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相照应,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呼唤人间亲情”的主题。

D. 小说以“父亲”为题的原因,“他”既是被儿子、儿媳厌弃的父亲,也是那位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的父亲。

E. 本文运用了描写、映衬、对比等手法,将父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当时传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小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③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曰:“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何也?”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④,多逋负⑤。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卒后家无余赀财。(节选自《史记·郑当时列传》)

[注] ①洗沐:指官员休假。  ②算:竹器。  ③推毂:推荐。  ④僦人:指承揽运输的人。  ⑤逋负:拖欠款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祖令诸故项籍臣籍        名:称呼……的名字

B. 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C. 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      行:辈,辈分

D. 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    稍:稍微,略微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脱张羽厄,声闻梁楚之间。②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B. 慕长者,如恐不见。      ②燕畏赵,势必不敢留君。

C. ①请治行何也              ②又因厚币用事臣靳尚

D. 官属言,若恐伤之        ②赢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反映郑庄“清廉节俭”的一组是(   )

①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②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④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⑤郑庄行,千里不赍粮⑥卒后家无余赀财  ⑦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A. ①③⑥

B. ②④⑦

C. ③⑥⑦

D. 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庄的先祖曾因不奉诏而被逐,郑庄也以行侠仗义而自豪,因解救张羽而闻名,虽然年小官微,却能交结天下名士。

B. 郑庄在朝廷上,常常揣测迎合皇帝的意思,不敢明确地决断是非。但一有机会,他也会向皇帝推荐士人及下属好的言论。

C. 郑庄为人谦和平易,从不摆架子。他交流十分广泛,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D. 郑庄在任用官吏的问题上,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后来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使他一度丢了官职。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2)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的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的飞行技术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千米高空飞机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经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再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项是(   )

A. 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 发射准备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

C. 发射费用高,耗费人力多,准备时间长。

D. 抛掉的部分的费用过高,增加了发射成本。

2.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项是(   )

A. 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需要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阵。

B. 空天飞机可以完整地重复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

C. 空天飞机能以高超音速飞行,并利用吸气发动机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D. 空天飞机也需使用火箭发动机和氧化剂,但不需要外挂助推器和燃料箱。

3.下列对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比较,不正确的—项是(   )

A. 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相同,降落方式也不相同。

B. 空天飞机与航天飞机—样,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

C. 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样,在大气层外要使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

D. 发射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只有发射一架航天飞机费用的十分之一。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计算机专家和未来学家雷•库兹威尔在其新书中提出惊人预言:人类通过纳米技术对人体进行新的改造,就可以让自己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B. 2015年十运会江苏代表团总结得与失,得出了三条经验与教训:要有敢打敢拼、压倒对手的气势;要做到知己知彼,打好竞赛场上的信息战;部分项目应对困难的准备和临场应变经验不足。

C. 郑和有一句话,是他劝谏永乐皇帝保留船队时说的,至今听来仍然振聋发聩:“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上”。

D. 到2016年,我国高考适龄(18—22岁)人数将达到1点2亿,那时侯,高考竞争可能会更激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