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身为学子的我们,每逢教师节到来之际,都纷纷莅...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身为学子的我们,每逢教师节到来之际,都纷纷莅临学校拜访恩师。

B. 您是德高望重的泰斗,我要刻苦努力,如愿以偿成为您的得意门生。

C. 李教授客气地对他说:“你惠赠的大作我已收好,回去一定拜读。”

D. 因不慎,在学校食堂丢失一把钥匙,如有拾到者,请迅速奉告本人。

 

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A项,莅临,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B项,得意门生,敬辞,泛指学生,指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D项,“迅速奉告本人”语气过于强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呈现在观众眼前,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中国自古沿袭的匠人精神的热议和追捧。

B. 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还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位。

C. 这所百年老校里,古树掩映下的名人故居与现代教学大楼、图书馆完美融合的校园环境,营造出学校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D. 青年朋友们,只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有一腔报国热血,把理想抱负熔铸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中,就能打拼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国际上看,能成功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的国家实际上是屈指可数的,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要成功跨越更是凤毛麟角的。

②许多学生能娴熟地运用术语分析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而对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却麻木不仁,甚至觉得好笑。

③当地政府始终坚持正确的脱贫政策,实事求是,既不好高骛远,也不降低标准,确保贫困人口科学合理有序地退出。

④目前,善琏镇湖笔工坊项目基础工程已完成,预计今年6月竣工;湖笔小镇项目建设正以笔走龙蛇之势全速推进。

⑤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査,对环境问题要早发现、早査处、早整改,决不能养痈遗患,严防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损害。[]

⑥大雪沸沸扬扬落下,那一片雪花在空中舞动着各种姿势,或飞翔,或盘旋,或直直地快速坠落,铺落在地上。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大的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

(3)《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正因为读书人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所以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上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下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看来,诗人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B. 首联下句中的“带露浓”,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 颔联诗人写自己在林间小路上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却没有听到道院打钟的声音传来。

D. 本诗含蓄蕴藉,比如用“时见鹿”反衬不见人,因为鹿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以“不闻钟”暗示道士化缘去了。

E. 尾联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正面写出了“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 动作寄写出了“不遇”道士的惆怅。

2.颈联中的“分”“挂”的使用,妙在何处?

 

查看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小题。

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父诞,隋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谅反.逼之不从.见杀。时五等废炀帝熹诞忠.赠诞柱国、弘义郡公。

无逸历淯阳太守,治为天下最,再迁右武卫将军。帝幸江都,诏居守洛阳。帝被杀,乃与段达、元文都立越王侗。及王世充篡,弃母妻,斩关自归。追骑及,无逸顾曰:“吾有死,终不能同尔为逆。”解金带投之地,曰:“以与尔,无相困。”骑争下取,由是获免。

高祖以无逸本隋勋旧,尊遇之,拜刑部尚书,封滑国公。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既至,黜贪暴,用廉善,法令严明,蜀人以安。

皇甫希仁,憸人也,诬告无逸为母故阴交世充,帝判其诈,斩希仁,遣给事中李公昌驰谕。又有告无逸交通萧铣者,时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璡不协,因表自陈,并上璡罪。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民部尚书,出为同州刺史。所至辄闭閤不通宾客,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须皆市易它境。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然过自畏慎,每上表疏,读数十犹惧未审,使者上道,追省再三乃得遣。母在长安疾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

                                          (选自《新唐书·皇甫无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卿无负/何所谢

B. 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C. 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D. 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等,《礼记》中将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文中的“五等,特指五等爵制。

B. 炀帝、高祖均为皇帝的庙号,高祖指开国之君,“炀”是贬义,隋炀帝是中国声名较差的皇帝之一。

C. 民部,官署名,后在唐代因避讳而改为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

D.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文中的“谥”是官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逸效命朝廷.深受信任。隋炀帝巡视江都时下诏命他守卫洛阳;隋炀帝被杀后.他同段达等人一起拥立越王为帝。

B. 无逸精于治理.才能突出。隋朝时,他担任淯阳太守,政绩被评为优等;唐高祖时,他将战后的蜀地治理得井然有序。

C. 无逸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在外任同州刺史时。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从辖境以外买来。

D. 无逸做事细致,处事谨慎。他向皇帝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上路了,还要追上去再三叮嘱后才让派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

(2)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

(3)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