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诉求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B.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C. 利辛女子“犬口救子”诈捐一事引起了社会热议,不少专家和网友谴责这种行为是在透支社会的善意。《慈善法(草案)》规定将依法查处社会上存在的这种诈捐现象。
D.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该奖项设立于1927年。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②数十年来,每闻有古籍文物流往国外,叔老总是叹然心伤,不胜感喟,而且不惜重金,辗转搜求,唯恐失之眉睫。
③纽约、东京等大都市都树立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因此尽管这些城市人口以千万计,但都可以在出行高峰时期得心应手,极少出现国内常见的“大堵车”现象。
④为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元旦期间,学校团委举办首届校园书画展,师生舞文弄墨,共度美好时光。
⑤蚌埠市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1253.1亿元,增速8.85%。在安徽省2015年各地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前三甲”中,蚌埠市忝列门墙。
⑥校园足球蓬勃发展,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中国足球已不可同日而语,可以预见,中国足球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A. ①②④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⑥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_____。
A. 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B. 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C. 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D. 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
根据所给情景,默写相关的名句。
①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提醒后主要赏罚分明,标准一致。
②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 ,______。
③杜甫为天下贫寒的读书人呐喊,宁可自己冻死:范仲淹也曾吟出为天下忧的千古名句,请写出与此相关的名子。请写出《登岳阳楼记》中的相关句子:____,____。
④《史记.鸿门宴》中有两个句子,意思是要注意大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个句子是:___,___。
⑤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3.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白云”“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
B. 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芳樽夜”创设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
C. 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
D. 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