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①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业期间。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

1.颔联是从哪两个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的?请做简要分析。

2.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

 

1.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参差”句从空间角度,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角度,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颔联“参差”是高高低低的样子,“迢递”是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的样子。据此可以看出是空间和时间角度。) 2.作者借花喻己,花用生命装点了春天,却落得个凋零、沾衣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的结局。全诗咏花伤己,既切合于物,又表现出作者无尽感伤的情怀。(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一般具有咏物伤怀的特点,这首诗也是这样。诗人表面写落花,实则写自己,自己如落花一样,凋零惨败,凄惨悲凉。)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哪里。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不同角度”角度,可从空间、时间角度来思考。颔联从不同角度写落花的具体情状。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下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对“斜晖”的点染,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中,显示出诗人的伤感和悲哀。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题干中说“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本题就是考查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全诗咏物伤己,以物喻己,感伤无尽。尾联语意双关。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诗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自己的情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  )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月榭故香因雨发,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别树羁雌昨夜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B.风帘残烛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C.残烛风帘隔霜清          别树羁雌昨夜惊

D.昨夜别树羁雌惊          风帘残烛隔霜清

 

查看答案

阅读《锦瑟》,完成下面小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不知原因,没有来由。

B. 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C. 庄生晓梦迷蝴蝶 晓梦:早晨将醒来前做的梦。

D.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带待,反问之词。

2.下面是对《锦瑟》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理解,有误的是

A. 运用了比兴手法,由锦瑟生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忆。

B. “五十弦”喻往事繁多,其中也隐含已逝的年华很多。

C. 由于诗人慨叹自己已年逾半百,才会有下文的忆旧的心理。

D. 无端的锦瑟弦更长,音更优美绵长,有绕梁三日之神妙。

3.下面是对诗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醒来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思。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B. “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杜宇,国亡身死,魂化杜鹃,啼声凄婉。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鹃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 “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D.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此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4.下列各句中对《锦瑟》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大意是,一晃我年已半百,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

B. 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

C. 颈联诗人回想往事禁不住眼泪如珠地流下,往事如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D.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篇首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5.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6.“沧海月明珠有泪”共有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7.尾联向来为人称道,试析其妙处所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州,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珍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诗中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试比较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琵琶声中塑造了诗人和琵琶女怎样的形象?

4.结尾一段,诗人重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又为何“泪湿青衫”?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春风等闲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