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锦瑟》,完成下面小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阅读《锦瑟》,完成下面小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不知原因,没有来由。

B. 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C. 庄生晓梦迷蝴蝶 晓梦:早晨将醒来前做的梦。

D.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带待,反问之词。

2.下面是对《锦瑟》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理解,有误的是

A. 运用了比兴手法,由锦瑟生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忆。

B. “五十弦”喻往事繁多,其中也隐含已逝的年华很多。

C. 由于诗人慨叹自己已年逾半百,才会有下文的忆旧的心理。

D. 无端的锦瑟弦更长,音更优美绵长,有绕梁三日之神妙。

3.下面是对诗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醒来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思。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B. “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杜宇,国亡身死,魂化杜鹃,啼声凄婉。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鹃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 “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D.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此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4.下列各句中对《锦瑟》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大意是,一晃我年已半百,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

B. 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

C. 颈联诗人回想往事禁不住眼泪如珠地流下,往事如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D.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篇首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5.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6.“沧海月明珠有泪”共有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7.尾联向来为人称道,试析其妙处所在。

 

1.C 2.D 3.A 4.D 5.华年,正如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本诗的主题是追忆华年所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主题的由头,或是主题的发轫。 6.海、月、珠、泪四个;四个意象有共同的特征,诗人凭借联想将其交融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惝恍迷离可望不可即的带有哀婉的境界。 7.尾联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令人不胜惘然了。“岂待追忆”意即: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C晓梦:做梦醒来。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对“无端”理解错误。无端:不知原因,没有来由。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A表达了美好梦境破灭后的伤感之情。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项,“全篇是一首咏物诗”有误,本诗不是咏物诗,是以篇首二字“锦瑟”作为标题的摘字体无题诗。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首联。“一弦一柱思华年。”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华年,正如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本诗的主题是追忆华年所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主题的由头,或是主题的发轫。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沧海月明珠有泪”主要有四个意象:海、月、珠、泪四个;四个意象有共同的特征,诗人凭借联想将其交融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惝恍迷离可望不可即的带有哀婉的境界。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州,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珍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诗中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试比较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琵琶声中塑造了诗人和琵琶女怎样的形象?

4.结尾一段,诗人重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又为何“泪湿青衫”?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浔阳江头夜送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春风等闲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5)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两副对联都是有关《琵琶行并序》和白居易的,顺序已被打乱,请重新组成对联。 

①枫叶四弦秋 ②浔阳千尺水 ③勾留江上别离情 ④怅触天涯迁谪恨 

(1)上联: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 

①堤建西湖 ②心在苍生 ③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神归东洛 ⑤笔诤时政 ⑥万户争传新乐府

(2)上联: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 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 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 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