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咏怀古迹》(其三) (背景介绍):《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

《咏怀古迹》(其三)

(背景介绍):《咏怀古迹》是作者于唐代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系国家之感。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2.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炼字的题目,首先解释字的含义,然后分析句中的表达效果,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从情感的角度看,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伤心?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秋兴八首》(其一)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_____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_______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________”,他亦被称为“_______ ”作品集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江间波浪jiān_________天涌

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________ 

⑶一去紫台连shuò________ 

⑷万里悲秋常zuò_________

⑸艰难苦恨fán_________霜鬓

 

查看答案

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