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秋兴八首》(其一)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

《秋兴八首》(其一)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1.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 2.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3.思念故乡。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画面和分析情感的句子,注意抓住“玉露”“枫树林”“萧森”“波浪兼天涌”“风云接地阴”概括“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_____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_______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________”,他亦被称为“_______ ”作品集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江间波浪jiān_________天涌

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________ 

⑶一去紫台连shuò________ 

⑷万里悲秋常zuò_________

⑸艰难苦恨fán_________霜鬓

 

查看答案

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高中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复习计划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得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