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赠书: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赠书:奉上力作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B. 采稿:一经采用,即奉薄酬。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敬请广大作者赠稿。

C. 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D. 从教五载,忝居教席,深感才疏学浅、学养不足,欲为学力精赡,则应以读书为先。

 

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A项,“力作”应改为“拙作”;B项“薄酬”改为“稿酬”,“赠稿”改为“赐稿”;C项,“八斗之才”是赞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用来形容自己,“宽恕”是宽容饶恕,这里用词太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火车票既是乘车的凭证,也是传播的媒介,它在保证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面向市场适当开展一些广告业务,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自主经营行为。

B. 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十月一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C.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在坚持原则立场的同时,始终顾全大局,努力推进与南海各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途径。

D. 近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下半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并仔细阅读了省班主任职级评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②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并提出积极的建议,但绝不能越俎代庖,学校也不应该在所谓的“家校合作”的名义下,将学校自身事务转嫁给家长。

③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不惜大打擦边球,放任黄、赌、毒及虚假信息,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④受强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多地降雪,气温持续下降,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座位上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⑤因为事件的来龙去脉复杂繁琐,想要给读者解释清楚,就要长篇累牍,更无法将整个故事浓缩在140个字以内。

⑥最近单位组织员工去北部湾旅游,这个季节正是海鲜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期待着,因为这趟旅行不仅有优美壮阔的海景相伴,还可以大快朵颐,岂不美哉!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景象。

(2)辛弃疾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援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之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前人和自己的历史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注】①封大夫即封常清,诗中“亚相” “吾君”都是对他的尊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首联传达出重阳佳节边地无战事,人们饮酒登高,一派欢度节日之景。

B. 诗中“黄花酒”即菊花酒,颔联“中军”指的是戍守边塞的主力大部队。

C. 颈联“横笛”“娇歌”既写出了战士们尽享节日之乐,也暗含着浓浓的怀乡之情。

D. 诗中“征雁”“塞云”作为典型的边塞风物,寓情于景,间接传情。

E.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以一个“荷”字直接抒发了对边地和平安宁的喜悦之情。

2.诗中“封大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③设次,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

B.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

C.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

D.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指明晓儒经,是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隋朝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唐朝科目更多,其中以经义取者称为明经。

B. “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武帝时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诸生,以后历代多沿用。

C.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D. “庐墓”也叫庐冢,是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专为守护父母的坟墓而盖的房舍,以供丧家守丧期间居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褚无量心无旁骛,学业优良。他幼年跟随沈子正、曹福学习,专心致志,尤其精通《礼记》和司马迁的《史记》,为他出仕奠定了良好基础。

B. 褚无量全心尽孝,感人至深。他在庐墓守丧期间,鹿破坏了他所种植的松柏,他哀告群鹿,群鹿竞不再来践踏松柏,为此他一生不吃鹿肉。

C. 褚无量明辨是非,直言进谏。东都太庙损坏,皇帝要去东都,姚崇建议不宜撤销行程,褚无量极力反对,皇帝最终听取了褚无量的意见。

D. 褚无量重视文教,整理典籍。唐高宗时内府藏的旧书次序混乱颠倒,褚无量建议修复抄录补充,增加皇家藏书,担任修复典籍的使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2)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