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名句默写: (1)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句默写:  

(1)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孤舟一系故园心

(3)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环珮空归夜月魂

(6)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⑴塞上风云接地阴 ⑵丛菊两开他日泪 ⑶白帝城高急暮砧 ⑷独留青冢向黄昏 ⑸画图省识春风面 ⑹无边落木萧萧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同时注意“丛”“冢”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 无边落木萧萧          萧萧:纷纷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 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D. 江间波浪兼天          兼天:连天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 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 呼啸    寂寥    要言不繁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 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万壑(hè)     渚(zhǔ)清      萧(xiāo)条   环珮(pèi)

B. 潦(liáo)倒   千载(zài)      凋(diāo)零   露(lù)水

C. 霜鬓(bìng)   青冢(zhǒng)    单(chán)于   荆(jīng)门

D. 朔(sù)漠     省(xǐng)识     嗟(jiē)尔    暮砧(zhēn)

 

查看答案

第二小节有两处描写的文字,请选择其中一处改写成散文并体现出这首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有较大删节)完成小题。

①在想象的奇异性的领域中,“无理而妙”的出奇联想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联想,是由生活中此一表象联想到彼一表象的想象活动。没有联想,就没有诗。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想象是十分丰富的,表现形态也多种多样。属于反常合道范畴的,就是这种无理而妙的奇想。

②在西方的诗论中,虽然找不到诸如“无理而妙”的字眼,但却有类似的看法。例如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真的诗就是最假的诗。”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泽也认为“逻辑不配裁判文艺。”在中国诗论史上,最早提出“无理而妙”的观点的,是清初的贺裳,他说:“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如李益‘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语。”商人妇因贾客无情而江潮有信,于是发出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而免得空房独守的慨叹。诗通过反常的无理的联想,巧妙而生动地抒发了商人妇的内心感情。贺裳提出的“无理而妙”的观点,是对中国诗美学艺术的可贵贡献。

③无理而妙的美学目标仍在于动人地抒情,而且是抒发那种情深一往的痴情,正所谓“意似无理,翻见情痴”,在表面的无理中把实际上可以理喻的丰富隽永的意义内容,蕴含于表面上看来不可理喻的矛盾的语言形式之中,使欣赏者感到诗的意象不是平板地模拟生活的常态,而有无理之理,奇趣无穷。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种无理而妙的诗例俯拾皆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露胔(尸骨)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诗人们违反常情、常理,对客观的事物,予以主观的想象改造,运用主观的假定与推理,变无情为有情,看似无理,却生妙意,使读者获得耳目一新的强烈美感。想象是诗人的通行证,“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古今中外许多美妙的诗篇。

④“无理而妙”的想象,以深刻的抒情为其审美目的,创造了令人遐想的艺术世界。但是,它却不是纯主观性的。诗的想象,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也不排斥理性的指引,否则,诗的风帆就会在无理性的大海上迷失方向了。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

1.在第①段末句,作者用了“反常合道”这一词语。

(1)这里的“反常”用段内的另一词语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它在本文的具体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它“合道”,这里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段作者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句言。

(1)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③段末说:“‘无理而妙’是诗人的特权”。这一说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选文末句说:“生活是想象的基地,理性是为想象导航的指南针,而感情则是想象的发动机。”如果不用比喻,而直截了当地陈述其意思应当怎样说?

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