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多家媒体关注到一个现象: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仍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
这实在是令人尴尬的一幕。前些年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规定:不得搞题海战术,不得节假日补课,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多布置作业……这些规定,在校园系统内还可以“封堵”一些行为,给学生们营造一些减负空间,但在校园外,这种“加压”游戏以市场化的方式风靡,显然更加难以应对。于是一些家长与学生不得喘息地跌入新的“圈套”当中。如果归结为家长们的选择,显然过于简单。校外变本加厉迅速聚合成一个“学生负担新疙瘩”,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大逻辑依然没有理顺。
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具体来说,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尽管目前的中高考虽有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还是得让孩子削尖了脑袋争高分,去博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度就会朝向哪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地方体育考试分数纳入中考总分,于是乎,以前备受冷落的体育课成了学校领导关心的对象,体育活动如火如荼,不仅严抓体育课上课质量,初三一年还要牺牲早读等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体育练习。可惜等孩子们一上高中,体育课又“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无他,高考不考。
按理说,这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加上学龄人口的减少,中国教育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从容一些,舒展一些,更多地考虑素质教育,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不能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咬定不放松,如果任由已然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局面继续释放马太效应,学生就很难从这个大时代里获得益处。在现实土壤与利益格局中,摆正各方的角色,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不断地推进。
(选自《人民日报》《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减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新增了课业负担,是因为教育部门推行了各种减负”措施。
B. 学校“减负”后,学生的压力转向校外,这与家长选择无关,根源在于教育的大逻辑没有理顺。
C. “减负”工作任重道远,它不仅需要从学校内部加以整改,更需要加强培训机构的整顿力度。
D. 教育“减负”“均衡”,虽然做了一些局部工作,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一些培训机构能够迅速在全国做大,原因之一是家长为博取优质资源,让学生竞相参加培训班。
B. 前些年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规定,封堵了校内给学生加压的行为,但校外“加压”却难以应对。
C. 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D. 部分地方初中体育课备受重视,而高中体育课遭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是中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减负”是一个浸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全面深化改革,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受益。
B.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龄人口的减少,给“减负”工作带来一次从容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难得机遇。
C. 目前教育部门在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局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录制度改革,是“减负”的有效途径。
D. 如果能从“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角度,去思考对策,全面改革,则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榜样是条捷径。———塞内加
②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③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毛泽东
④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⑤花好蝴蝶自飞来。———朝鲜谚语
⑥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雷锋
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从中选择两三句,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下面是某微信群的一条信息,存在逻辑问题,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大家要留心了,属狗,属虎,属猪的必须转啊!今日早晨已经证实了。你身边有没有属狗,属虎,属猪的人,如果有就为他而转吧!只要转了,属狗、虎、猪的人将会在2018年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很准!为家人,为朋友,为自己,看见就转。只要转三个群,必定会有好运降临!我转啦!
①今日早晨已经证实了什么没讲明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每当严寒降临,①_____,使航道阻塞。为了便于船舶出入港口,往往要用破冰船进行破冰。破冰船为什么能破冰呢?破冰船同其他船比较,有自己的特点:它的船体结构特别坚实,船壳钢板比一般船舶厚得多;船宽体胖上身小,便于在冰层中开出较宽的航道;船身短,②____,操纵性好;重量大,吃水深,可以破碎较厚的冰层。破冰船遇到冰层,就用翘起的船头压上冰面,③____。破冰船就这样慢慢地不断前进,在冰上开出一条水道。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听闻令尊抱恙,郦人近日俗务缠身,未能登门探望,敬请谅解。
B.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C. 评委会的成立得到了国内高水平专家的鼎力支持,南仁东等专家忝列其间。
D. 您是当代有名的作家,我已经拜读了您的大作,并对其中几处斗胆进行了斧正。
下列句子中不含语病的一项是
A. 目前,从衡阳坐高铁前往怀化,行程约两个半小时,怀邵衡铁路建成后,从衡阳到怀化的动车车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时间将减少近一倍。
B. 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第52周,我国部分省份流感活动仍处于冬季流行高峰水平,且呈上升趋势。
C. 荞麦中含有血液循环所必需的维生素B1.促进代谢的维生素B2.胆碱、烟碱酸等物质,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血流量。
D. 从农村老家来到大城市,随迁老人与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子女及子女配偶之间,观念往往并不一致,这产生了许多新的家庭关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