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 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闻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偻,隆然伏行               隆然:脊背高起的样子

B.且硕茂,早以蕃             实: 果实

C.根拳而土                   易:更换

D.而木之性日以             离: 背离,远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其名,亦自谓橐驼        不如而厚遇之

B.爪其肤验其生枯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曰忧之,其实仇之                相如驽,独畏廉将军哉

D.他植者不然                      请立太子为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B 2.C 3.D 4. (1)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摇晃树干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 (2)计划还没定下来,寻求可以通报秦国的人,但没能找着(这样的人)。 (3)使秦国土地减少而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解析】 试题分析: 1.B.“且硕茂,早实以蕃” 的“ 实”是 “结果”。名词作动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把幼小的脚伸到他跟前时,羞怯地问道: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他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从他的含讽带刺的红胡根上,突然露出了一丝的微笑。

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哥哥虽然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但是他们两兄弟却很相像,所以我在早年有时候要等到跟他们定好靴子的时候,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谁是谁。后来我搞清楚了:如果没有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果说了这句话,那就是他哥哥了。

(节选自《品质》)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便宜的如炒辣豆腐,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夏天,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男工人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退休的文质彬彬的会计,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而煤站的副经理,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节选自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有改动)

1.选文甲的第二段和选文乙的第三段都是集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请分别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他们的形象特点。

格斯拉:

                                       捡烂纸的老头:

 

2.请分析选文(甲)中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3.请赏析选文(乙)中画横线线的句子。

 

4.在这两篇选文中,作者都将笔墨伸向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有什么用意?

 

5.下列对《品质》及《捡烂纸的老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品质既是指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靴子的品质;又是指诚实敬业、坚守理想的手艺人格斯拉的品质;同时,还代表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品质。

B.作者在不断称赞格斯拉手艺的同时,引导读者注意他的命运,最好的手艺和最悲惨的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具震撼力。

C.《捡烂纸的老头》中,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又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了故事性与深刻性

D.《捡烂纸的老头》中,开头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E.两处选文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文字朴实无华却都能使形象跃然纸上,并将主人公的职业特点与他的风貌有机结合,从而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诚见欺于王而负赵

A. 君何以知燕王

B.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 为巡船所物色

 

查看答案

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则今高爵显位;以威怒

B. 以其无礼故燕王欲结

C. 死犹厉鬼以击贼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魏之私人

D.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横线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买五人之头而之,卒与尸合

A.道中自抄录

B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C.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D.众不能堪,抶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主辱,臣死有余僇

C.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D.敛赀财以送其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